轉眼已經是到了三月份,這段時間智多星的產品賣的都很不錯,營收再次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章楊也樂得清閑。
不過他沒太關心公司自己的產品,而是來到了魔都,看看這邊的華芯國際,前前后后可花了幾十億RMB了。
華芯國際也已經將摩托蘿拉在津門的工廠改造完成,銷售額再次暴漲。當然,賬面上還是虧損的,畢竟投資的錢太多了。
但是華芯國際已經準備募股上市了,公司要繼續擴張,那些原始股東不愿意再掏錢,總覺得風險太大,還是用股民的錢來折騰更加劃算。
一些投資機構最喜歡的就是這樣,上市之后,他們的原始資本肯定要暴漲個幾倍,甚至十幾倍,哪怕有一定的禁售期,只要保證股價不跌,他們就能賺上一大筆。
到時候是繼續保留股份,還是轉手賣掉,都能賺錢。
有時候一些公司并不是真的需要上市,而是背后的資本推著你上市。不上市,他們當初的投資怎么變現,怎么能賺回數倍的利潤?
章楊本不想讓華芯國際太早的上市,奈何其他股東不出錢,公司又要資金繼續擴張,還要一筆錢來償還債務,上市是最好的選擇。
不是每個人都有章楊這種“超前”的眼光,知道華芯國際一定能成功,甚至成為華夏第一的晶圓廠商,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當未來華夏光伏產業飛速發展的時候,相關的企業市值更會不停的飆升,那時候會有更多的資本涌入到這個市場來。
既然張如京也覺得應該上市融資,章楊也沒再反對,反正智多星作為主要股東之一,他的資產也能暴漲一截,而且他的股權絕對不會被稀釋。
再說了,當初他為了能夠多獲得一些股份,還借給了張如京一筆錢,讓他跟其他投資人商量,現在張如京也該還錢了。
雖然張如京的薪酬不低,但對比他借的錢可不夠。還不上沒關系,上市之后,可以將給張如京的配額股票讓給章楊,這借的錢可都是章楊的個人資產。
當初章楊投資華芯國際的時候,很多人都嘲笑章楊,嘲笑智多星。因為這確實需要很多的資金,他們認為章楊玩不轉。
現在的結果,卻讓很多人覺得汗顏。華芯國際不但發展起來了,而且還跟章楊的其他產業能夠聯動,比如超威鷹偉達公司等。
雖然無法形成一個絕對的產業閉環,可也讓章楊之前的半導體投資風險降低了一大截,相互促進之下,發展的都越來越好。
華芯國際這邊討論了一番,決定還是赴美上市比較劃算。那邊的金融市場已經復蘇,有著更充足的資金,可以保證上市價格最高。
而且上市也并不是那么簡單的,需要的時間也不短。華芯國際這邊還有許多材料要處理,比如如何讓報表在不違規的情況下變得更加漂亮,如何能吸引投資人投資,保證發行后股價足夠高。
光是詢價,就要經過幾輪,避免發行價太低吃虧,也避免發行價抬高沒人認購,募資不足。
“章董,這個華芯國際的董事,你要換成你的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