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能剩下幾個品牌我不敢說,但大部分的品牌在競爭中都會虧損。連想如今的現金數量并不多吧,你確定在一邊整合PC業務的時候,還有很多資金做手機?”
“其實你們在華夏市場,也不是沒有機會。想想你們的PC是怎么打入北美市場的?”
連想如何打入北美市場的?還沒正式打入呢。等等,說的是這次并購?
那么章楊的意思,讓連想并購國內的一家手機廠商?這樣就能提高市場份額,且技術也能有所提高了。
只是收購哪家合適?國內的那些廠商,連想都不太能看得上,只有一家比較合適,就是波導,之前國產手機的龍頭,如今的二把手,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也超過了百分之十。
人家還在賺錢的企業能賣嗎?這可跟IBM的PC業務不同,IBM這邊是虧損了,不得已才甩賣的,并且還獲得了一些股份。
股份,對啊,為什么不能讓連想成立一家子公司,像是智多星那樣,專門用來經營手機業務,這樣就可以用子公司來并購波導,未必不可能!
想到這兒,劉傳志變得興奮了許多,他好像找到了一條發展的路。而且不只是可以并購國內的,還可以并購國外的,只是貌似沒有太合適的。
這次并購IBM的PC業務,已經讓連想把流動資金抽調的差不多了,再掏錢也沒多少,還要考慮經營風險。
他們能動用的現金并不多,除非繼續增發股票,那樣對連想也不好,會讓話語權越來越低,變成小馬拉大車。
千禧年前后的互聯網泡沫,很多破產的企業就是小馬拉大車,他可不希望連想變成那樣。
“我們聯手收購波導如何?”劉傳志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忍不住說了出來。
可惜章楊搖搖頭:“我有智多星的手機品牌就足夠了,沒打算增多,至少現在沒這個打算。波導那邊情況有些復雜,你找人好好了解一下,有很大的可能會成功。”
畢竟波導那邊也有國資股份,如果連想肯將子公司設立在寧博,波導那邊的國資不會反對的。
至于外資,就看連想怎么談了,反正那家企業也不比聯想大,連想收購到對方的股份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但這也是連想最后的機會了,明年開始,國產手機品牌就會呈現爆發性增長,波導也將走向下坡路,就因為他們的經營方向出現了問題。
如果連想現在入手,還有扭轉的機會。明年再買,還不如好好經營連想自己的品牌呢。
“老劉,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跟IBM合作研發通信技術,或者跟我們合作研發通信技術。雖然這兩三年見不到什么效益,但未來可期。”
“當然,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你,我當初說過,我們兩家產品處于競爭的時候,我不會給出肯定的答案。”
“沒什么別的事情,我想休息一會兒,晚上還要跟彭明盛好好談談。他這個中文名挺有意思的,也不知道是誰給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