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大概一周,章楊每天都換時間遛狗,而且每次都戴口罩,也不跟別人打招呼,或者禮貌性的點點頭就路過。
現在很多人都把他神化了,說他什么都懂,經營之神。
可實際上很多行業他是不懂的,前世也沒詳細了解過。而且公司的管理也不算最頂尖的,如果是李超人帶領的團隊管理,利潤率肯定還能有所提升。
就比如公司有許多程序員,歲數已經超過三十五了,可還是在做游戲開發等工作,并沒有失業。
前世IT行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程序員如果到三十五還沒轉為管理崗,基本就要轉行了。
三十五歲,精力下滑,家庭在生活中的比重會增加很多,同時思維也陷入了定式,很難有太大的突破。
開發能力沒有很大的提升,偏偏薪酬待遇還特別高,那些公司自然不愿意用。一半的薪酬,就能雇傭一些二十多歲,年輕力壯,能加班,能適應996工作時間的精英,這對公司的發展才更好。
不過章楊卻不這么覺得,公司的許多大齡程序員,很多也沒有轉為管理崗,但他們的開發熱情卻沒有降低,依然能為公司做出應有的貢獻。
當然,如果能力沒有繼續增長,那么工資也不會有明顯增長了。智多星集團一直都是崗位+績效的薪酬模式,崗位工資會按照年限給你增長,可實際上并不多,也就是城市的平均線。
賺得多的都是績效薪酬,包括項目獎金等。你能力不行,做項目的時候可沒人愿意跟你合作,也就能做一些后期維護等工作。
在智多星從來沒有同工同酬的說法,有能力的就能賺得多,沒能力的就等著崗位被調整吧,合同到期之后,有可能得不到續約。
這對那些人也未必就是壞事,很多從智多星離開的人員,到了其他公司都得到了不錯的待遇,很多公司認為智多星出來的人都是精英。
也有一些人是主動離職的,他們有些是對公司的薪酬待遇不滿,覺得自己應該能拿更多,也確實有小公司肯給更多,甚至還讓負責項目組什么的,但是在智多星集團,這類人才太多了,很多人覺得熬不出頭。
斷永平卻覺得那類人是還不夠優秀,跟項目負責人比起來有所差距,走就走了,不覺得可惜。
反正每年還有許多從其他公司主動跳槽過來的人才,智多星可不會有人才斷檔的事兒發生。
有人覺得智多星給員工的薪酬待遇太高了,可正因為如此,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才這么高,甚至很多人回到家之后,會主動加班,將一些非重要的工作留在下班后,保證能夠按時甚至提前完成一些工作,拿到更多的獎金。
有人說談錢很俗,可事實上誰上班不是為了錢呢?想要更高的職位,不也是為了更好的待遇嗎?
至少公司沒有任何一個人說,對錢一點都不在乎,那樣虛偽的人智多星公司可不招。
這天下班,章楊沒有回家,而是直接讓司機送他去了京城大學。
“葉老師,你家屬來找你啦。”有人看到章楊進入辦公室,大聲說道。
很多人對葉佳非常的羨慕,甚至有些妒忌。憑什么長得漂亮,還有這么好的老公?年少多金,怎么我就沒這命?
還有一些人則不明白,為什么葉佳的家里都這么有錢了,還來上班?還要跟他們競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