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部門則是必須加快各種功能的軟件研發,目標就是PC上有的軟件,智能手機上都有,哪怕一些功能不如PC上的強大也行,慢慢的升級。
甚至章楊心里,軟件的開發比硬件升級更加重要。
因為硬件的技術在那些硬件廠商的研發之下,本來就在升級,智多星要做的只是修改一些產品架構,以便于搭載更強的硬件。
屏幕有常春彩晶,內核有超威鷹偉達,電池有莫斯科電子,這些都不必擔心,軟件才是智多星最大的優勢所在。
而想要突破塞班、微軟和黑莓的圍剿,那么就必須要有一個優勢。硬件都是采購的,能突出什么優勢?智多星能買,別的公司也能買,無非就是架構方面的變化。
章楊也希望智多星能申更多的軟件專利,將來靠著這些專利授權,每年都能收回一大筆錢,最起碼也能形成一個技術壁壘,阻止其他公司超越。
坐在辦公室的沙發上,章楊在手里的本子上記錄著,前世一些熱門的APP,他都要記下來,這些就是公司手機軟件未來要研發的方向。
同時一些手機系統的功能方向,也要記錄下來,保證他們未來的系統越來越好,取代塞班成為行業主流。
今年肯定是不行了,塞班那邊支持的手機廠商更多,各家的研發方向都是基于賽班系統的,智多星暫時無可取代。
但是這一周已經又有三家硬件廠商跟智多星簽訂了合同,加入手機聯盟。就因為智多星讓他們看到了另外一個發展方向,手機軟件。
而好用的軟件,也必須要性能強大的硬件支持,你做手機拍照軟件,不需要攝像頭等硬件的支持嗎?
這段時間不只是那些硬件廠商很激動,許多軟件廠商,也開始轉型了。他們原本都是制作PC軟件,或者是一些游戲軟件。
這兩個軟件是最賺錢的,而且市場非常大。一些機器數控的軟件,大部分都被一些頂級企業所掌控,他們跟那些機器設備的制造廠商合作更早,你想進入這個門檻都難。
現在一些軟件廠商忽然發現,手機軟件似乎未來的應用前景更加廣泛,因為手機軟件的數量非常少,那就代表著空白市場多。
填補空白,比直接擠掉別人的軟件要簡單多了。
就連一些原本做游戲開發的軟件公司,現在也開始做手機應用軟件。這個并不需要那么有趣,而是需要實用,相對簡單一些。
劉傳志還曾打電話過來跟章楊埋怨,說連想集團本來正準備大力發展軟件產業呢,結果很多軟件人才都辭職了,自己去創立公司。
軟件開發的門檻可比硬件對資金的需求量小多了,而能夠獲得的收益率,也更加的高。覺得自己有技術,有想法的人,誰不想創業自己當老板,非要給別人打工?
要是能在大公司當上高管也行,可很多人看不到希望,不如自己開個小公司,更加的自由,賺的也更多。
聽到這些,章楊也沒辦法說什么,誰讓你連想給的薪酬待遇低呢?我智多星這邊的軟件開發人才可都沒走,甚至很多還都是跳槽過來的,因為我給的項目獎金高啊。
接下來一兩年,可能新增的軟件企業會更多,現在才多少啊。
一周后,北美一年一度的的E3游戲展又一次如期開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