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不就是智多星集團的宴會我沒參加么,平板技術授權這么大的事兒,你都沒告訴我一聲。”庫里申科抱怨道。
“怎么,莫斯科電子現在不滿足于筆記本和一體機,也想做平板電腦了?”章楊笑著問道。
“能多一項產品,我當然想做。你給連想什么條件,我這邊要什么條件就行。現在PC業務增長放緩,甚至有可能倒退,我這邊得開拓新的產品線才行。”
庫里申科有些郁悶,他加入PC行業的時候,正處于市場的上升期,每年銷量都在增長。可偏偏去年增速就忽然放緩,而今年更是要下跌了。
沒理由市場這么快就飽和啊,明明還有很多地區沒有普及PC呢。原因有好幾點,一個是莫斯科電子沒有臺式機,少了一個最大的市場;另外是因為全球經濟下滑,許多之前計劃買PC的人都放棄了;最后就是平板電腦的出現,搶走了上網本的市場份額。
“連想有我想要的專利技術,你們那邊沒有。不過大家也是老朋友了,你也是智多星集團的股東,我可以答應你跟萬燕一樣的條件,最遲第四季度,將相關專利授權給你。”
“你現做一些研發,這樣明年初也趕得及推出平板電腦,至少能領先其他廠商一兩個月。”
庫里申科還能說什么,誰讓他這沒有章楊想要的專利呢?再說他賣給章楊的電池什么的,也都是行價,只不過有優先供應條款罷了。
“行,那我先讓人研究。到時候我的平板電腦,可以在華夏市場銷售嗎?”庫里申科又問道。
“當然,歡迎你的產品進入華夏市場,我們公平競爭。”
反正在華夏市場,連想都不是智多星的對手,更別說成本更高的莫斯科電子了。真要是逼急了,章楊只需要一招降價,就能讓其他品牌廠商虧損。
隨著技術的提升,產品的性能會越來越強,售價反而會不斷降低,相關的研發成本也會降低,但是利潤率不會下降。
現在平板電腦一臺的生產成本不過兩百多美元,加上運輸、宣傳等銷售成本,再算上給代理商和零售商的錢,智多星一臺能有一百美元的凈利潤。
去年賣出去一千多萬臺,那就是十幾億美元的凈利潤。今年在連想的平板電腦上市之后,可以略微下調零售價,但是利潤率不會降低多少,因為生產成本也降低了。
現在一臺智能手機,動輒要幾千塊RMB,而前世一臺智能手機,不到一千塊就能買得到。
章楊也準備讓智多星推出一款廉價的智能手機,但是一些重要參數不能降低,比如內存,比如CPU,比如攝像頭等。
以此來提升智多星手機的銷量,尤其是智能手機的銷量。今年智能手機會大爆發,占據手機市場的份額越來越高,但是傳統的功能機依然還是主流。
等到再過兩年,4G技術開始推廣的時候,智能手機的春天才會真正到來,那時候傳統的功能機會迅速衰落,直到變得無人問津。
不過這件事章楊卻沒有親自盯著,他又一次飛去了硅谷,這次是辦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