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貴人貴姓,是從那里來到這的?”老人平復了心情緩緩開口。
他講的慢了徐毅能夠聽懂,說道:“我姓徐,是三壩崗來的,在山里迷了路,老人家您怎么稱呼?”
“原來是徐貴人,小老兒有禮了,別人都叫我老吳頭,貴人也我老吳頭吧。”吳老頭拱拱手向徐毅行禮。
“這里是陜西地界,徐貴人可沿著這條路再向前走五十里地,就到了華陰縣了,進了華陰縣貴人可雇上馬車,就能回家了。”
徐毅點點頭,未置可否,接著問道:“那現在是什么朝代了?”
“如今是宣德三年……”
一問一答之間,徐毅大致了解了他目前處于的時期,正是大明朝宣德年間,皇上就是著名的蛐蛐皇帝朱瞻基。
吳老頭和他的孫子吳二狗是準備去華陰縣省親的,吳老頭的兒子在華陰縣做工,家里只剩下吳老頭和他孫子。
這老爺在家都快吃不上飯了,半年多的時間不見吳二狗他爹寄錢回來,就只得帶著孩子從老家趕去縣城瞧瞧,怎么突然之間就斷了錢財糧食了。
知道了這些經歷,徐毅又從背包里掏出些吃的,都塞給吳老頭,然后向吳老頭告別,進了樹林。
非是徐毅不愿意去華陰縣,而是徐毅這身裝扮太過于另類了,他回到原世界,趕緊在網上買了些古代的衣服,頭冠,寶劍,仿古的玉佩。
接著就查閱起明朝的一些常識,例如人與人的稱呼,如何行禮等等。
這些日子修身養性也是很有成效,在徐毅沒有準備齊全之下,他并沒有急著去新的世界城池之中。
等了三天時間,徐毅準備齊全后,再次踏入新的世界,這次徐毅腳穿藏青色的登云履,一身白底帶有祥云圖案的錦衣,腰系藍色有寶石點綴的腰帶,腰帶上掛有玉佩,長發用紫色發箍扎住,手里提著一把寶劍,徐毅身高本就不低,這些日子里又經常鍛煉身體,穿上這身裝扮,還真有種俠客的感覺。
為了安全徐毅身上的納米背心并沒有脫下來,這個背心手槍都難以打穿,更何況刀劍了。
沿著官道一路前行,徐毅感覺自己還缺一匹馬,這身裝扮縱馬飛馳才能展現男兒本色。
要說五十里地還是不近的,在后世不過是一腳油門的事,可要用雙腿丈量,就有些困難了。
走了一半的路程,徐毅感覺累了,坐在路旁一塊石頭上歇歇腳力。
這時從他來的方向走來兩名佩劍的俠客,身上背著藍色包袱,當先一位身材修長,看起來風流倜儻,放浪不羈,身旁的一位身材相對矮小,長相卻極為機靈。
“大師兄再有二十里地就到華陰縣了,咱們是去喝上兩杯還是直接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