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鑒停住身形,隨后往前一看,只見一尊巨大的法相在金色佛光的托舉下緩緩浮現出重霄天上。
“阿彌陀佛。”那法相在金色佛光之中逐漸凝實,最后只見一位身材修長,跣足立于蓮臺上,面相豐圓,頭戴花蔓冠,身上穿著一件通肩大法衣,披云肩,臂上戴膀圈,胸、膝上飾瓔珞,帔帛橫過腹膝兩道,項后均有一輪圓形佛光的菩薩出現在方鑒眼中。
方鑒目光一凝,隨后拱手一禮道:“不知是哪位菩薩當面?方鑒有禮了。”
只見那菩薩開口言道:“貧僧乃東方凈琉璃世界寶檀華是也,今有一樁因果,需與鴻清真人了清。”
...
太玄殿內,太玄大主使九天玄女一瞬間睜開了眼睛。
她立刻朝東方看去,只一眼就看清方鑒落入了寶檀華菩薩的婆娑世界之中。
婆娑世界,乃佛門神通之一,是‘一花一世界’的佛法顯證。
凡是菩薩、佛陀都可以用大法力開辟婆娑世界,在這婆娑世界之中,開辟者便是絕對的主宰。
九天玄女眉頭緊皺,她沒想到寶檀華菩薩這么快便找了過來,而且還是自己剛剛開始整肅天庭仙官、天兵部門的緊要時候。
但她這一次卻不能再出手了,因為寶檀華菩薩是來找方鑒了清因果的。
上一次她出手是因為方鑒要執行天律,所以任何人對方鑒出手都是在挑釁天庭。
但這一次卻不同,方鑒不僅是一位仙官,還是一個真仙道行的修士。
是修士就有因果,有因果就要了解,所以寶檀華菩薩這一次來,是針對方鑒的修士身份,而不是針對他的仙官身份。
方鑒滅殺古滄寺眾僧,是在執行天律,但同時也與寶檀華菩薩結下了因果,因為古滄上師還有一個身份是寶檀華菩薩的弟子。
因果不在天條之內,所以如果是互有因果的修士殺了仙官,并不算違逆天庭,違反天條。
像上一任司命院真人被妖仙布陣截殺,那才是違逆天庭,觸犯天條,因為司命院真人只是下界巡查,而且與他們不存在半點交集。
所以修士要不是什么大事,一般都是和和氣氣,避免因一時沖動產生因果,這樣會非常麻煩。
這也是大部分仙官們面對佛、道不敢太強勢的另一個原因之一,因為和這兩家產生因果是很麻煩的。
但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天條有缺漏,而且因為道祖與佛祖的緣故,玉皇大天尊設立天條時,并未將因果囊括進去。
這就給了道、佛兩家修士一個很大的可供操作的空間,但同時這也是天庭與道、佛兩家的一個緩沖點,就是為了避免天庭與道、佛兩家產生劇烈的沖突。
所以九天玄女這一次不能動,上次諫闥山之事是佛門無理,這一次她若動了,就是天庭無理了。
但她卻又極為擔憂方鑒的安危,方鑒可是她手中的一把利劍,怎能輕易折損在佛門手中?
思來想去之后,九天玄女朝身旁童子道:“擺駕媧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