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楊晨的了解,這個世界也有類似玉米的本土植物,但基本上不結玉米,只有玉米芯。這也是玉米沒有被馴化為糧食作物的主要原因。
不僅玉米,像土豆,這個世界也有野生的,可土豆只有手指大小,農村人只把它當野菜。番薯就更離譜,居然有毒,吃了嘴會麻,連豬都不吃。
“育苗?”這詞語,大家感覺新鮮。
“就是播種。”楊晨簡單解釋。
都是農家的孩子,什么時候播種,他們是了解的。
聽到楊晨這就要播種,有人質疑:“晨哥,現在就播種?會不會早了點?這么冷,種子不好發芽的。”
“這我懂,所以我播種的方法跟大家的不一樣。”
聊了幾句后,他就帶著一群年輕人到田地里干起來。
這引起村民們的注意。
那幫兔崽子,給自己家干活都沒有那么賣力,難免會讓家長們有些不滿。
“這個時候就翻地播種?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呀!不靠譜,種子發不發芽都不好說。”
“村長,不去勸一下嗎?這樣胡鬧可不行。”
“就是,有種子也不能這么揮霍。”
……
老村長和劉能看了有點頭疼,也覺得楊晨這個時候播種有點亂來。
他們走過去,準備點醒、點醒楊晨。
楊晨正在指揮幾個比較大力的小伙子挖土:“這里挖半米深,一米寬,一直挖出去。”
“挖半米深,種子要埋這么深的嗎?發芽能冒出來嗎?”老村長問道。
他們種了大半輩子的莊稼,就沒見過楊晨這么搞的,實在是胡來。
楊晨笑道:“村長、叔,你們來啦?不是種子埋這么深,而是用來播種的。
到時候,我把種子統一撒在這塊凹田,然后在上面鋪草桿之類,保證種子發芽和長苗所需要的溫度。”
“統一撒種?”老村長有點懵。
“是的,這樣能更好管理種子的發芽和幼苗的生長。等長到十厘米左右,再挑好的幼苗,移植到的耕地上去。
這么做的好處,就是保證種在耕地上的糧食每一棵都是好的。我們傳統的播種,一旦種子不發芽,或者發芽后發病,那個位置的耕地就算是浪費掉。
而且,我現在就開始育苗,等天氣回暖,你們播種的時候,我的糧食已經長這么高了。”楊晨解釋。
他明顯,現在很多人不理解他現在的做法。
老村長和劉能他們聽了,沉思起來,好像說得有道理的樣子。
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現在天氣冷,種子不發芽!
可是,楊晨的解釋,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那么,就相當于楊晨比他們早種植十多天,收獲肯定也會提前。
“所以,等幼苗稍微長高,就得拔起來,再種到地上?多做了一輪活。而且,重新種到耕地上的幼苗,應該挺難活的吧?”
有句古話不是叫:樹挪死、人挪活嗎?
樹跟莊稼不也一樣嗎?
“多做一輪活,這算什么?咱村現在閑著也是閑著。移植幼苗,只要方法正確,成活率很高,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