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些天,楊晨拿著一張圖紙去找老村長。
老村長看了半天,才問道:“這是我們村的地圖?你畫的?”
“嗯!沒錯!”
“干什么用?還有這些橫七豎八的線,代表什么呀?”老村長看不明白。
其中一條是進村的路,還有一條經過村子的河流,老村長是能看懂的。
“這些都是水渠,接下來,我希望村長您能號召大家,一起修水渠。我們要盡量在雨水來之前,就把這些水利搞好。只有這樣,到了秋季,我們才不會缺水。”楊晨說道。
修水渠,一方面是為了方便大家灌溉,不用跑到河邊挑水,而是直接將河里的河水接引到麥田邊上。
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儲水。
一般來說,春夏兩季雨水多,河流的河水都是充沛的。但也有特殊,像上一年,夏季沒怎么降雨,河流直接干涸斷流,那就挺要命。
村里的引水灌溉系統非常糟糕,甚至可以說沒有。
一旦遇到干旱天氣,糧食減收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因此,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村子其他人,楊晨認為大修水利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管別人怎么樣,但他一定把水渠修到自己的麥田。
“那這一塊又是什么?”老村長指著地圖上畫的一個圓圈。
“這就是西面的那塊洼地,我想著,大家將它挖深,搞成一個湖,同樣用來儲水。平時,我們還可以在里面養魚,一舉兩得。”
老村長倒吸了一口氣:“這是大工程呀!動員全村人,沒有一兩個月都搞不定。”
“我們村現在小麥也種得差不多了吧?后面就是澆水、施肥、除草什么的,不至于很忙,應該是有時間搞這個工程的。
我們不能每年都看天吃飯,一定要將命運自己把握住。”楊晨勸說道。
老村長猶豫起來,修水渠的好處,他當然知道。
可是,這么大的工程,費時耗力,會產生不小的消耗,村民們樂不樂意呀!
見老村長為難起來,楊晨只好放大招:“這樣吧!凡是參與這項工程的人,統一吃飯,糧食我來供應。”
得!
這回老村長沒有好猶豫的了。
原本,他是打算建議,等小麥收割之后,在搞水渠什么的。那時候,大家都不缺糧,不怕消耗力氣。另外,小麥收割之后,大家也比較閑。
可這么一來的話,就耽擱了一年。
如今,楊晨承諾,自己出糧,大家出力,一起修水渠,那就沒問題了。
“這不是鬧著玩呀!一旦搞起來,恐怕就是一個月以上。這一個月,得把你吃窮。”老村長不得不提醒楊晨。
“村長,放心吧!吃不窮我,我身后有人撐著呢!大不了,過段時間我再去弄一批糧食回來。
現在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搞好水利工程。搞好水利之后,我還打算將道路也修一修。古話說得好:想要富,先修路!”楊晨說道。
老村長徹底放心了。
他們自然也知道,楊晨身后有人,比如他那個大方的朋友。那么貴重的農機都送了,再支持一些糧食,應該也問題不大。
很快,老村長將村民召集起來,談了楊晨修水渠的建議。
全村一下子都炸了,要修那么多水渠?還要挖人工湖?而且,期間吃飯問題由楊晨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