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鄉親們的一點心意,辛苦了。下個月,還是這天,你有空的話就過來。”楊晨跟他說道。
方銘也不客氣,連聲感謝,就那只七八斤重的雞,他這次就算沒白來。
“得咧!下個月我一定準時來。”有外快賺,怎么會不來呢?遠是遠了點,但村民的心意也不小呀!
等離開村子,他才好意思停車,查看布袋里面的東西,看到大半都是小麥,就更加高興了。
這次回去,可以讓家里人吃一頓好的。
這天,縣城的散集市場,出現大量的地薯,還能現場分吃一點,大家才知道,這是改良而成的地薯,味道極佳。
“八分錢一斤?給我二十斤。”一位大媽吃了地薯之后,立即揮霍著手里的鈔票。
高粱都要一毛多每斤,這地薯的口感比高粱好,卻更加便宜,肯定買地薯呀!
一時間,散集市場亂了起來,大家都在搶購地薯。盡管賣的人強調,這是番薯,可大家還是習慣叫地薯,以至于后面也懶得糾正了。
“排隊,都排隊。今天的地薯足夠。”賣的人喊道。
倉庫有十萬斤呢!
別說普通居民,就連在散集市場做小生意的攤販,這時候也沒有心情叫賣,跑來排隊。有些人是一口氣買幾十斤,甚至上百斤,嚇得賣地薯的人趕緊限購,不能超過五十斤。
可即便如此,一天之內,十萬斤的地薯賣掉了一大半。
糧食,永遠都是剛需,便宜的糧食,沒有人會嫌多的。
方銘回到家,見鄰居們都在討論什么地薯,有點奇怪。
而左鄰右舍看到方家小子居然開始往家里帶土特產,尤其是掛在車上的那只雞,都頗為羨慕。
好家伙!那只雞得有八斤重吧?
“小銘,出息了呀!早就聽說,放映員是個肥差,果然沒錯!”
“梁姐,快出來,看你家小銘帶什么回來啦!”
……
住在這種地方,有點什么事都藏不住。
方銘的家里人都快步走出來,幾個孩子都知道,自己大哥昨天下鄉給人放電影,也期待大哥能帶回來一些吃的。
當他們看到自行車上的一個大布袋,以及掛在車上的雞,都露出高興的表情。
“嬸子,這些蒜頭、蘑菇,大家分一分。”方銘從布袋里面拿出那些蒜頭和蘑菇,分給了鄰居們。
那些嬸子們紛紛贊揚,東西雖然不多,但代表孩子有出息也沒忘記左鄰右舍。
方母看到兒子帶回來的東西,差點沒落淚。
“大哥,我們今天吃雞嗎?”兩個小女孩眼巴巴地問道。
方母瞪了一眼:“吃什么雞?養著,以后再說。”
方銘卻笑道:“給小妹她們吃頓肉吧!下個月我還會去那個村子。人家說了,每次一只雞不會變。”
也就是說,他們家每個月都能得到一只雞。
家里人聽后,更加興奮了。沒想到,遇到這么大方的一個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