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畝產多少,楊晨也沒說。在外界種植,肯定遠不及在他的空間,能有一半的產量,都算管理有方了。
不過,畝產千斤他還是敢擔保的。在他看來,紅薯這玩意,就算不怎么管理,兩三千斤都難度不大吧?
差不多二十畝的沙地,花了楊晨他們兩三天的時間,才全部種植完畢。
因為靠近河邊,以后澆水也方便。不下雨的話,一個星期澆一次水就可以了。
楊晨很多時候就是動動嘴皮子,具體怎么管理,都是金旺他們在做。
在外人眼里,楊晨似乎每天都很忙,查看小麥的生長,關注玉米的狀況,還要去看魚塘那邊,以及番薯地等。
有時候,還會搞鼓一些其他的作物,反正作為種了一輩子莊稼的老農戶都搞不懂。
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兩個多月。在這期間,村里又放了兩次電影,其他村的村民收到消息,全都點著火把來看電影,場面有些壯觀。
而楊晨的名聲,也開始傳到其他村。事實上,楊晨早就出名了,當初考上大學,全鎮就那么幾個人,而且還是那一年考得最好的一個。
此時,跟隨楊晨一起種植新品種的小麥已經抽穗。
看到抽穗的情況,幾乎所有村民都已經后悔,當初怎么就不跟小晨全部種植這種小麥?
他們不眼瞎,雖然還沒成熟,但已經能看出,這種小麥的產量絕對要比他們以前種的要好,產量高不是一星半點。
以前種的小麥,麥穗最多只有半截手指長。
而他們現在看到的,竟然有一個巴掌那么長的麥穗,平均都有八九厘米長,是以前的三倍,將不少老農都看呆了。
“怎么會有這么長的麥穗?”一位村里的老農民小心翼翼地扶起一根被大風吹倒的小麥,臉上滿是笑容。
唯一可惜的是,今年他們就只跟著種了那么一畝地,而且還是給楊晨面子,才瘋狂一把。現在想起來,都感覺老臉發燙。
全村人都決定,下一年要全部種楊晨提供的麥種。
“看樣子,今年要豐收了。”老村長也滿眼的期待。
楊晨卻提醒:“接下來很關鍵,管理不好的話,麥粒就不能飽滿……”
小麥抽穗揚花期是小麥需水、肥的高峰期,水肥供應充足,有利于大穗形成。
道理老村長是明白的,他有點慶幸地說道:“還好!我們修了大量的水渠和大型水塘。不然,也得開始搶水了。”
如今已經進入夏季,但還沒有下過一滴雨。
下游的村子,這兩個月來,天天在搶水,有些村子都打了幾架,最后還是鎮里的領導擺平的。
“是呀!我們最正確的決定,就是聽了小晨的話,在大家還沒用水的時候修了水渠和魚塘。”
當時,還有其他村的人笑話。
后來他們就笑不出來了,等不到降雨,他們只能瘋狂在河流引水,甚至截流。于是,就鬧了起來。
為此,白石村的村民們,無不感激楊晨。
“等秋收之后,我們要繼續挖。在大家不需要用水的時候盡可能多地儲存起來,看天吃飯是靠不住的。”
老村長點頭,這回肯定沒有人有異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