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搞農業的知識分子可不多見呀!
魏鎮長對改良的農作物很感興趣,迫不及待想要見一見楊晨。
“走!先去見一見楊晨。”
老村長前面帶路:“魏鎮長,這邊請。”
來到楊晨的家中,發現素面為謀的年輕人還搞得不錯,家門口是用水泥鋪的,家里也用石灰刷了一邊,顯得很簡潔。
一只小奶狗履行自己的職責,瘋狂地朝陌生人叫,身子卻往家里縮,又奶兇,又慫。
老村長用腳虛踢:“去!去!去!再叫煲了你。”
小蘿莉小雨從里面走出來,連忙抱走小奶狗:“村長爺爺,小白一點都不好吃。”
魏鎮長以為這可愛的小女孩是楊晨的女兒,笑問道:“小丫頭,你爸爸在家嗎?”
老村長立即明白鎮長誤會了,連忙糾正道:“鎮長,這丫頭是楊晨的小姨子,岳父家的孩子。楊晨才結婚沒多久呢!”
汗!
魏鎮長尷尬了一下。
老村長然后跟小雨說道:“小雨,去把你姐夫喊回來,就說鎮長來了。”
小丫頭不放心小白,生怕被村長他們捉去煲了吃,立即抱著小奶狗跑出去。
鎮長看到桌子上有幾張紙,不經意地看了幾眼,微微一驚,連忙移過來,認真看了起來。這回,他相信楊晨大學就是攻讀農業的了。
這上面的內容,記錄著玉米的生長情況,一些數據等等。
里面一些專業名詞,他看不懂。
“人才呀!”
老村長點頭:“留在農村,是有點可惜。”
他覺得,自己村的大學生,應該在大城市發揮自己的作用。農村,限制了他發揮才華的空間。
魏鎮長點了點頭,又搖頭,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那挖出來的魚塘,他就是想搞養殖?”魏鎮長又問。
前面村長跟他聊了一些,比如魚塘現在的作用,無非就是三點:第一,儲存水資源,以防干旱氣候;第二,養魚;第三就是養鴨子。
還提出水下養魚、水面養鴨子的養殖模式。
聽老村長的意思,貌似還搞得有聲有色。
“應該是,當然,塘基上還種了一些花生。”老村長說道。
“花生?”魏鎮長一愣。
“就是地豆。”
花生是楊晨說的,其實就是他們稱呼的地豆,意思就是長在地下的豆子。這種東西雖然好吃,但產量很低,沒什么人種植。
當初,他還勸楊晨,種花生還不如種多點番薯。
塘基那些泥土,可是很肥沃的,種花生,他感覺浪費了。
“不會又是改良品種吧?”魏鎮長忍不住問。
“聽他說是,但具體我也不清楚。”
這時,楊晨從外面走進來。
他打量兩眼鎮長,只見他穿著類似前世的中山裝,手腕還帶著一只手表,臉有點長,說話聲音洪亮。
“你就是楊晨同志吧?”魏鎮長說話的語氣,居然有點尊重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