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村民們就收到老村長的通知,每家每戶都要派一個人過來開會,不允許缺席。
村民們聽到后,雖然有點奇怪,到底有什么事情能讓村長這么著急,但是叫到也只能去。
不用半個小時,很快曬谷場就來了非常多人。
老村長看見人都齊后,就開門見山直說:“之前我就跟大家說過要修路的問題,因為資金不夠,所以就沒有然后,這次小晨跟我說,材料由他負責,然后你們只要負責幫忙就行,都沒意見吧?”
村民們驚訝地搖頭,如果不用出錢,只是出力的話,肯定是沒有意見。
老村長看見,沒有人反對,十分的滿意。畢竟修路這件事情,對于村里可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有誰不同意的話,就不要怪自己手里的棍不留情了。
他就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問題,那明天開始動工,每家每戶最少要派出一個勞動力幫忙。”
.......
第二天,楊晨就動身開著拖拉機往鎮上去,今天它的任務有點重,需要到鎮上的采石場拉碎石、石粉等等。
鄉下雖然窮了點,但要什么辦大事還是很齊人的,畢竟一條村每家每戶派出一個勞動力,看起來隊伍有點浩蕩。
領導人說過,人多力量大。從白石村到外面交叉路之間有五公里左右的距離,那么多人的努力下,也就是幾天的事情。
隊伍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專門負責通溝渠,另一組則是負責路面,因為分工合作的話,就能明確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干嘛?
溝渠很重要,因為南方雨天多。雨水不能及時退去,就會留在路面上泡著,多好的路面都會被雨水沖刷回原形,到時候就會白忙乎一場。
楊晨建議,每隔一段距離,就挖開路面,修一條暗道,將雨水及時分流出去。
只有這樣,才能在下大雨的情況下,都能保證雨水的及時的退去。
不過,如此一來,成本就有要增加。老村長他們趕緊算一算,夠不夠錢。
見他們算過之后開始為難,楊晨毫不猶豫,又砸進去三兩百塊錢,增加預算。這段路,他是鐵了心要搞好的,只要交通弄好,他接下來的計劃才更好實施。
因此,那點錢他并不吝嗇。道路修好,對他的好處最大。
不要說別人,老丈人劉能見到后,無比肉疼,盡管錢是自己的女婿出的,可也大方得讓人心疼吧?
周圍的村民們暗暗咋舌,據他們所知,小晨最起碼砸進去上千元,然后現在又拿出兩百元,一千多呀!
這對大家而言,無疑是一筆巨款。要知道,農村人一個月的收入就那么十多塊,甚至幾塊錢。
“行,搞好這些路,我在村里修個路碑,把大家貢獻刻上去。”老村長說道。
造福村子,造福后代的善事,還是需要記錄下來。
聽到這種事,劉能才露出笑容,花點錢買名聲,并不是城里有錢人的專利。在他們鄉下,同樣希望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