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女孩的死因則是機械性窒息。
由于死者脖頸上出現的指痕,所以法醫判斷是被兇手以后入的姿勢侵犯,接著在得逞之后,將其掐死。
至于死者的身份則是一名十八歲剛剛由公立高中畢業的學生。
據說她已經拿到了一所不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結果卻慘遭非命。
一開始第十一區的警探并沒有太過重視。
畢竟布魯克林區嘛,懂得都懂,這種事其實每年都會發生不少的。
所以并沒有太重視。
結果警方的不作為似乎讓兇手氣焰囂張了起來,周二、周三,接連發生了四起!
凱威爾先生十六歲正在上高中的女兒,尸體就被發現在周三。
根據順序,應該是這宗連環JS案的第四起。
而一共五起案件,之所以被串聯起來,是因為它們的共同點實在太多了。
死亡女性全都是放假的女孩子,年紀在十六到二十三歲之間、白種人、體態窈窕、顏值頗高。
然后她們全部都是以差不多的姿勢死在樓房的頂層。
不過死亡地點并不局限于第十一區,周邊的第八區、第十二區都有發生。
于是警探們立刻匯總上報,由卡茲這位布魯克林區的分局局長親自掛帥偵破。
當然了,這其中自然有凱威爾先生施壓的結果。
可是最終的結果卻并不理想。
兇手似乎極其謹慎,他沒有在犯案現場留下任何痕跡。
腳印沒有,指紋的話應該是戴著手套,施暴期間也使用了“脫氧核糖核酸阻隔器”,即BYT。
皮屑殘留倒是有一些。
可是以1998年的技術,抓住兇手后利用DNA給他定罪可以,然而用一些皮屑就想大數據尋找到兇手,那是在想屁吃。
甚至于布魯克林區攝像頭監控都沒多少。
所以面對這樣一個幾乎可以說的上隨機作案的狡猾兇手,卡茲警長也束手無策。
唯一的好消息可能就是因為警方對樓房的頂層進行了一定布控,讓兇手減少了作案頻率。
周四、周五各出現一起。
于是在周六,也就是8月1日的今天,忍無可忍的凱威爾發動自身能量,請來了神盾局的特工。
“各位,這就是所有的線索了,希望你們能夠將這名兇手抓捕歸案!”卡茲警長誠懇的說道,甚至他還起身彎腰鞠了一躬。
可見他一點沒有被凱威爾質疑能力的不爽,而是真的希望科爾森等人能夠破案。
對此葉雨龍其實能猜出來一些原因。
目前新聞全部被7.13連環殺人案的食人行為占據了。
布魯克林區一個JS案熱度還是不夠的。
但要是這名兇手不斷犯案,那么等過段時間,連環JS案就會被抬上頭條。
那個時候這位即將退休的卡茲警長可沒什么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