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剛剛五十一歲,在仕途上,正是青春年華。
但是在民政署,他只是排名第三。
滿腔的抱負從未得到過展示拳腳的機會。
而且,常常因為觀念激進,被戴上了不穩重、不成熟的帽子。也讓他感到有力使不出來。
現在,一場會議,改變了他的命運。
“農業署趙守成,相信你也清楚了現在面臨的局面,我問你,你能不能做到用五億畝耕地養活全部20億人口?”蕭山馬上轉向下一個目標。
張守成面對著比他小了幾十歲的蕭山,竟然感覺汗如雨下,一點都不敢大聲說話:“這個,這個,真的很難做到……”
他無法撒謊,因為,真的做不到。
全國耕地19億畝,才能保證14億人口的口糧供應。
要是減少個兩三億畝,也能保證。
就算是銳減到10億畝,全部換成口感不好的高產糧食作物,也能勉強支撐。
現在倒好,5億畝,而且要保證20億人口。
這根本不可能。
蕭山也不等他繼續發言了,他知道,這個張守成就像是他的名字一樣,守成有余,開拓不足。
這么富有挑戰性的任務,他根本無法勝任。
“農業署的第二負責人是誰?”蕭山問道。
一個看起來白白凈凈的中年男人站了起來:“保證完成任務。”
蕭山看了一眼這個男人,眼里滿是狐疑。
農業署這個部門,想要看出一個人是不是對農業耕種很在行的方法很簡單,看看他的皮膚和雙手。
一個皮膚黝黑、雙手粗糙的人才是從底層干起來的。
這樣的人,才真正了解蕭山所需要的事情。
至于這種白凈的男人,多半是學院派的,理論知識豐富,晉升快,但是對一線情況了解不多,也無法有真正的解決辦法。
“你叫什么?”蕭山語氣嚴肅的問道。
“尚從軍。”中年男人自信的說道。
他也算是春風得意,在四十多歲的年級就成為了農業署的第二負責人。
他也對自己的有信心。
現代化農業,不需要親自耕作,需要的高瞻遠矚,運籌帷幄。
這是當今時代的需求。
“暫時解除你的職務。外面等候新任的負責人重新安排工作。”蕭山眉頭一皺。
這個名字就是自己腦海里的一個名字。
一個被后期從全民總動員指揮部除名的名字。
一個嚴重影響了全民抗戰的人。
這種人,必須盡早的驅離出全民總動員指揮部。
他也許在和平時代是個優秀人才,但是在非常時期,明顯好高騖遠,不適合。
和平時期,注重的大局觀,注重經濟發展。
這個人也許很有經濟頭腦,會讓國家的農業經濟上一層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