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地魁的地之魔氣,性質感覺和巴莎的水之魔氣差不多,一個掌控全球的生態水源,一個掌控全球的生態土地。
地之魔氣,不管是近戰還是遠程,亦或者防備來自對手的攻擊,它都能完美的做到!
近戰的時候可以控制腳下周邊的土地,在對手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形成類一股類似泥石流的液態石土流動攻擊,讓對手站立不穩的跌倒在地,同時還能讓對手如同被水流沖刷的物體一樣和“泥石流”向著遠離自己的方向滑去。
遠程的話,雙手之上魔力激發,做出一個類似撕裂開東西的動作,大地上瞬間就會應景而出一道不規則折線狀裂痕,在你魔力的涌動下擴大擴長。直至追趕至敵人腳下讓對手掉入裂縫,而后雙手重新向中間靠攏做出一個合拳的動作,裂開的土地就會重新合攏從而把掉入其中的事物給深深的束縛在大地之中。
防御方面,手臂隨手一樣就能在身前制造一面土流壁,輕輕松松的就能擋下絕大部分的攻擊。
此外,在地之魔氣的能量覆蓋下,持有者還能進行地底中的穿梭,只要你能忍受來自穿梭地底的沉悶感就行。
現在神都最好奇也是最疑惑的,地之魔氣的持有者是否能像水之魔氣的持有者那樣,可以根據所在地域環境中的水源大小來增強自己實力?畢竟水有小溪、湖泊、大海的階級區別,但是土地也就土質有區別,并沒有像水源那樣有明確的階級區分。
再來是最具視覺破壞沖擊感的中蘇的雷之魔氣,同樣遠程、近戰、防御都能辦到,雷電狂蛇舞動之下,對手怎敢穿梭于雷海之中向你接近?
高壓伏特的雷霆轟擊下,不僅能造成極大的破壞力,甚至與空氣摩擦從而產生極高的炙熱溫度,做到堪比火焰焚燒的熔化。
不過,強歸強,雷電的問題也和前兩個差不多,自身很強但和神都目前已擁有的幾種力量不起搭配作用,因此它也要考慮考慮。
最后的波剛的山之魔氣,能讓魔氣持有者靠“吃”來增加自己的體型,同時吃的東西越多質量越好,提升的不僅是體型,還有個人的力量與防御。
對周遭環境造成的破壞力度不是靠體型來決定的,但是體型大,其所造成的破壞力一定也大。
至于防御力方面,硬抗人類手握龍符咒發射的龍爆破,再準確點說,這種情況下的龍爆破,對于成長到一定程度的山之魔氣持有者來說,就好似蚊子叮咬一樣,不痛不癢但會留下一絲痕跡。
此外,只要給足足夠的時間,山之魔氣的持有者甚至還能將整顆生命星球都給吞噬掉,以一種“溫和”的方式結束掉一顆星球的生命。
“靠‘吃’來增加自己的實力……唔……感覺……”
念叨著最后的山之魔氣,神都靈光一閃,他好像有了最終的決定,同時還有對未來計劃的規劃。
“可以借此,再加上《法術大全》里的那些魔法,以及我個人的奇思妙想,說不定能在虎符咒到手之前就完成對鬼影面具的黑暗能量吸收,甚至還能以此讓我的靈魂境界從‘凡人’一躍升至‘超凡’,甚至是圣主、八仙這樣的‘神明’!”
他神都可能不是什么正統的“修煉者”,但是他絕對是看過“修煉文明”數量最多,種類最多樣的“讀者”、“觀眾”,因此,只要不是太過難以理解的東西,讓他知曉最基本的設定信息等,他就能憑借前世的記憶來進行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從而達成“不可思議”的操作。
“很好!接下來就以山之惡魔波剛的山之黑氣為目標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