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真真實實的落在了這片土地上。
天還沒亮。
以陽谷李氏、潘氏為代表的陽谷地方世家,聯合縣內大小士紳,組織家丁在陽谷碼頭沿線兩公里設下數十個粥棚。
碼頭。
山林。
寒露。
野尸。
密密麻麻躺在四處的流民被露霜和饑餓刺醒,而不能醒來的,也就沒有醒來的必要。
山坡的一處灌木從。
一個臟兮兮的人拍了拍手臂上的螞蟻,將蓋在自己臉上的芭蕉葉拿開,露出那張涂滿污泥的臉。
人影看了眼天空的太陽,艱難地站了起來。
看了眼不遠處的兩塊墳包。
見其中一個竟然被人翻了土。
身子一顫。
踉蹌著跑了過去,見那棺材里的尸體已經不見,目光發癡,兩腿軟軟的跌到在地,捧著臉大哭起來。
李瓶兒無論如何也想不到。
自己娘親的尸體竟會被人偷去。
至于去處?
恐怕也只有這漫山遍野的流民才知道答案。
咚~
正悲傷痛哭。
那林中來了個敲鼓的家丁。
“喝粥嘍~”
“喝粥嘍~”
“有善人施粥了,快去~”
僅聞著聲。
那躺著地里不動的一些人忽然猛的翻身站了起來,激動的朝林子外奔去。
李瓶兒也聽見了。
哭了一會。
也順著人群方向走去。
再不吃些米糧,她也快餓死了。
~
三兩步出了林子。
還沒看到災棚。
馬路上已經排起了長隊。
李瓶兒摘了片大葉子,在河邊用水沖了沖,卷成圓錐狀,跟著排好隊。
還在施粥的棚子隔了數百米便有一個,人雖多但都能吃到。
當李瓶兒接過后。
也不管這粥燙嘴,仰頭便灌入了喉嚨里。
這幾日里苦難瞬間忘卻。
和她一般的流民只多不少,有人喝了幾口便忍不住抹起眼淚。
“嗚嗚~”
“朝廷終于施粥了~”
有人端著粥痛哭。
哪知那棚子邊上站著維持秩序的家丁聽后變了臉色,怒斥道:
“這可不是衙門的糧食!”
“你們要謝,就謝臨江居士。”
“臨江居士是誰?”流民感到一陣迷茫,這名字可沒聽過。
“爾等只要記住,是臨江居士的功德便可。”
家丁也不知這人是誰。
但這老爺們的命令。
照做就是。
“是是是。”流民不敢再問。
而一旁的李瓶兒卻是聽在心里。
臨江居士?
她喝完最后一口。
站起身。
看著遠處偌大的江河上的竹園。
似乎明白了什么。
朝竹園方向跪了下來,磕了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