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陽谷縣本地一家商戶人家,可惜因為早些年被其敗光,讀書也無天賦,考了數十年連秀才都過不了。
至今只是個童生。
對于他來說,前來投誠陳平,也不過是想著的是逆天翻盤的從龍之功。
陳平自然也是明白對方所想。
也不去點破。
團結和利用一切可運用的力量,努力讓這片土地順利的朝美好的方向發展,是前提。
眼下。
正是用人之際。
千金買骨。
牛馬難尋。
他托起楊蕓知,邀其上座交談。
“公子,陽谷全縣在籍五千兩百一十八戶,共三萬六千人。”
“其中縣城兩千戶,約一萬人。”
“剩余分布在十三個鄉鎮,五十八個村落。”
“公子若是想要組建鄉勇,便是得挨家挨戶抽一個壯丁出來。”
陳平聞言卻是搖搖頭。
“征召民夫,組建軍隊的事情,暫且不急。”
“現在最要緊的,是編民造戶。”
軍隊對于陳平來說,實際上可有可無。
他一人便可成軍。
縱然朝廷八十萬禁軍兵臨陽谷,怕也是有來無回。
陽谷是他開始理會政務的試點。
為什么不直接入駐龍城。
是因為人要對得起良心。
面對陌生的事物,還是要抱有虛心和學習的態度,造反不是玩笑,百姓不是強者仙人的玩物。
更不是野心家的墊腳石。
當然。
陳平也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依漢家兒郎血脈共鳴,不愿再看這山河破碎的摸樣罷了。
“公子,若無兵馬,待朝廷大軍來了,我們如何阻擋?”
楊蕓知搖頭。
他不明白陳平的手段,大概率也只是聽說過陽谷士紳們講過對方是個道法高人。
但可即便如此。
何等高人能抵擋朝廷大軍。
“若是朝廷的兵馬要來,便是早就來了,楊老先生這幾日可見過這兵馬的影子?”
“這~”
自然。
這一點也讓楊蕓知感到困惑。
大和郡到陽谷不過六十公里,朝廷若是要來鎮壓,便是早就出兵了才是。
這是怎么回事?
他看向面色平淡的陳平。
若有所思。
“那我等該如何做?”既然想不通,那邊只要好好聽著做事罷了,一劍殺知州,斬通判的神仙人物,天塌了自有對方頂著。
陳平點點頭。
從懷里取出一份計劃書遞給對方。
后者接過看了數眼。
本是洋溢著笑容的臉逐漸開始凝固。
直到看完,他又重新看了一遍,神色凝重。
他抬頭看向陳平。
肅然道:“公子,其中編民造戶,設公糧,免稅三年我都能理解,可這分公田,廢家奴,立學社,發救濟糧,重農商,可是犯了大忌。”
“哦?”
“有何大忌?”
“公子有所不知,這公田本身便是衙門的私產,若是無償分了出去,您可就少了不少收入,且這廢家奴便是惡了陽谷的世家豪紳,惡了他們,公子的令怕是下不了下面的鄉鎮。”
“至于在每個鄉立免費學社,更是猶如天荒夜談,怕無一儒生愿為公子出力。”
“建救濟糧舍,此等或許可收攏許些民心,但卻不如將官倉糧食留下成為軍糧。”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日后組建兵馬,若無糧草,一切成空。”
“而重農商,對于公子來說都太早了。”
“這不過是一縣之地。”
“總而言之,現在對于公子而言,更應該做地是是廣積糧,緩稱王,而不是去可憐那些賤民。”
“公子切記。”
“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