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越走后,李明初先看完了項目手冊,然后召集了所有新加入機造房的成員,總共有三十余人。
這些人員有的是附近城鎮村莊的手工匠人,有的是從官府軍備院里退下來的機關師,更多的則是完全沒有經驗,從未做過類似工作的學徒工。
帶著這些人,真的能完成江先生指定的項目嗎?
他的心里也沒底,但是還是愿意報以信任。
“情況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從現在開始,我們正式組成亞卡劍項目組。項目手冊稍后我會安排人手抄錄然后下發給你們,未來三天,我希望你們什么都不要做,全心全意研究這本手冊,然后將項目的難點標注出來。三天之后,我們再來制定詳細的研發策略。”
人群發出議論的聲音,雖然之前的夢境給了他們巨大的震撼,但真正要著手來做這個項目,他們還是有些信心不足。
“年輕人,這么做行不通的。你不給我們制定任務,想要靠我們自己去摸索?我在軍備院的時候可不是這么干的。”
說話的是從軍備院退下來的一名機關師,看上去已經有了些老態,大概是五十歲左右年紀。
“是啊李先生,我們什么也不會,什么都沒學過,上手就要來做這么難的項目,這不是為難人嗎?”
“到時候萬一做不出來,李先生你也要受責罰啊,不如再去跟江先生說說,讓他再加派些人手吧?”
匠人們七嘴八舌的說著意見,亂成一團。
李明初心里微微有些無奈,這倒也怪不得他們。
這些人剛剛加入機造房,還不了解機造房的工作方式,以為是官府或者山下的小作坊那一套。
師傅提了要求,學徒匠人執行就好,根本不用考慮為什么,也不用考慮怎么去做。
純粹是體力勞動。
可如果這樣的話,江先生要這機造房還有什么用?
從江先生入主機造房以來,他從來沒有深度地介入過一個項目,但也正是他不著痕跡的指導和領導,才讓機造房接二連三地實現了巨大的突破。
高達機甲、核彈、意大利炮。
哪一個不是這樣?
李明初抬了抬手,示意眾人安靜。
“首先,咱們機造房只有一個先生,那就是江先生。你們可以叫我李明初、叫我李哥、甚至叫我李爺,都可以,唯獨不能叫李先生。”
“另外,我們機造房的做事方式與山下不同,所有人都要盡最大的努力,貢獻自己的才學、知識,以獲得項目的成功。如果你們還抱著以前的思想,認為自己只要做事,不用思考的話,那我勸你們趁早離開機造房,這里不需要打雜的小廝。”
“最后一點,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江先生提出了要造亞卡劍,但并不意味著他一定要你們真正造出來,或者說得更明白一點,他不在乎亞卡劍是不是我們造出來的。”
“亞卡劍是上古神器,我們必須要竭盡全力,只要我們盡了力,最后一定會有成果!”
“原因很簡單,當先生提出這個項目的時候,他一定已經想好了萬全的方案,只等到我們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之時,才會拋出來,幫助我們去完成這個項目。”
“如果不是這樣,先生不可能把這么重要的項目交給你們這幫新兵來做。”
“所以,在那之前,你們只需要埋頭思考、埋頭嘗試便好,但如果有人想要濫竽充數渾水摸魚,我是不會答應的。”
他說完這幾句話,下面的喧鬧聲稍稍平息了幾分。
一方面是攝于他的威脅,迫不得已要接受機造房的做事方式,另一方面,則是聽懂了他所說的“無論什么情況,江先生都會兜底”的這個意思。
“那我多嘴再問一句,李先…..李哥你怎么就能這么確定你自己說的是對的呢?江先生能這么對你們,是因為你們都是老人,對我們這些新人可未必會如此?”
李明初看了那人一眼,嘴角一歪,略帶嘲諷地說道:
“這種以己度人的話我不希望再聽到第二次,江先生是什么為人,你們在未來的時間里都會聽說的,我只想說一件事情,從青石書院出來的唐馬儒,在機造房干了一個月,完成了一個重要項目以后,現在已經升任內務處副執掌,其中的分量,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