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江越把他要做的東西和之后的用途跟李明初大致說了一遍,李明初對靈氣糾纏的原理理解得比較困難,但終究大概能想清楚其中的關竅了。
“所以江先生,你是要把一片區域內的兩束靈氣分別按照成對的方式注入到不同的靈石中去?”
江越點點頭,回答道:
“注入到靈石中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讓靈氣重新流入到陣法中,并且讓流入陣法的靈氣因為靈氣糾纏原理呈現出相對應的狀態,這一步才是最困難的。不過你不用擔心,要實現這一步我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了,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兩束靈氣分離開而已。”
李明初沉思了片刻,發現即使是分離靈氣,也不是江先生的那么容易。
按照江越的說法,兩束靈氣的狀態是對應的,但怎么去觀測、怎么去保證采集一束靈氣的同時,盡可能地避開另一束相對應的靈氣,這是一個極考驗精準度的工作。
如果兩束糾纏的靈氣混雜在一起,那發生糾纏時就會呈現出無序的狀態,很難去觀測具體的波動情況。
舉個簡單的例子,糾纏的靈氣就像兩個永遠相對運動的人一樣,張三向左,李四便會向右,在只有兩個人的情況下,波動的規律很容易被觀測到。
可如果人數放大到百人,一片場地里有一百個張三,一百個李四,而且他們是互相混雜的,這時候要把張三和李四分開就需要付出極多的時間和精力。
如果分得不好的話,在張三那一隊里混入十幾個李四,在李四那一隊里混入十幾個張三,當發號施令者給張三組發布命令讓他們向左時,混在其中的李四反而會向右,這么一來,就基本無法使兩組人馬呈現出對應關系了。
好在這件事情雖然費時費力,但并非不可實現,大不了用氣海反復吸收靈氣再反復放出,過程中通過改變人工氣海的位置等方法進行篩選,最終剩下的一定是純凈的張三組。
想清楚了這一點后,李明初對江越說道:
“江先生,大致的原理我已經清楚了,我自己來操作就可以,現在已經太晚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早上,我一定給你一個結果!”
江越搖了搖頭。
聽七報堂巡守的報更鑼鼓,此時已經過了丑時,要不了幾個時辰就要天亮了,去睡也睡不好,不如干脆一鼓作氣把原型機做出來,免得拖來拖去自己又沒了心思。
于是他對李明初說到:
“一會兒你去分離靈氣,我還有別的事情要做,不僅要設計陣法,還得編一套用來聯絡的對照表。這靈能電報機可是不能直接傳遞人言的,傳遞過去的只是最基礎的信號,要把信號翻譯成語言,還需要一套編碼表......”
前世摩斯密碼雖然名頭極響,但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人會接觸到,江越也是如此,他記得的唯二兩個摩斯電碼標準組合就是SOS和SB。
所以,他打算直接放棄原有的編碼規則來自創一套,同時為了將基礎字符壓縮到極限,還需要把數量巨大的文字拆解成筆畫,通過筆畫來組成文字。
至于為什么不使用英文字母,原由也很簡單,因為那不僅意味著他得引入一種新的語言,還要把這種語言教會給別人。
而這屬實是有些脫了褲子放屁了,文字的常用筆畫總共也就二十七種,而且緊急情況下只用橫豎撇捺四種就足夠表述出一個字,不比英文字母要方便多了?
所以說,真要看文字和語言的優越性,還得是我華夏民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