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返城門,名元遮臉低頭,不敢看侍衛。進得城中,兩人隨便找家酒舍,上到二樓雅間,點上一桌美酒佳肴。
名元看他狼吞虎咽,才感覺自己餓了,拿起筷子邊吃邊問:“小兄弟,你有這等眼光,怎么會淪落到行乞?”
“小哥有所不知,我家本在雒陽世代行商,做的是質庫典當,從小到大,珍奇古玩我見得無數。只可惜父輩,犯了抄家之罪,自此家道中落人丁稀少。同行視我如仇,知我身世的也不敢雇我,我既無力干活,也不會文書行筆,這才流落街頭。”
名元問他到底犯了什么罪,小乞丐唉聲嘆氣,說一句一言難盡,端起酒悶聲下肚,開始慢慢講述。
此事全因宮內妃斗,先皇還未登基時,太尉之女劉鈺淑許配先皇,即位之后賜封云皇后,她一生只有一女,賢良淑德,溫婉無爭。而后三公九卿進獻其女,宮內內戚開始覬覦權勢。爭奪之中唯有艷昭儀,位尊權高,皇后也拿她沒辦法,攪亂起后宮血雨腥風。
令圣娥是太子之母,不過幾年又懷了七皇子,先皇有意讓她晉升。艷昭儀心狠歹毒,又怕失寵,故而用計謀害,溺死了太子,令圣娥產下七皇子,身體虛弱,又痛失愛子抑郁而終,香消玉殞。
先皇并不知情,百般調查一無所獲。他可憐艷昭儀身懷有恙,不能懷有子嗣,便讓她接管撫養七皇子。歲月悠悠,時過境遷,也許是艷昭儀心懷有愧,也許是七皇子懂事可愛,艷昭儀慢慢喜歡上了七皇子,對他嬌縱溺愛,視如己出。
太子已故,二皇子順勢上位,他的母妃潔順常,有了前車之鑒,小心行事,處處提防。然而艷昭儀怎肯放過她,吹著枕邊風,告訴皇上既然太子已死,其母令圣娥也悲傷而終,不如讓七皇子晉升太子。
兩位嬪妃用盡心機,明爭暗斗。皇上厭煩了宮中瑣事,剛好此時晴婕妤入宮,深得先皇獨寵。其余嬪妃也跟著爭風吃醋,爾虞我詐更是變本加厲。
不知是誰透漏了風聲,先皇得知了太子的死因,勃然大怒。艷昭儀犯下重罪,被五馬分尸株連九族,小乞丐家也因有姻親,受到牽連抄家判罪。
名元聽他說完,搖頭說道:“這和晴婕妤關系不大,有她沒她事情總會如此,紙永遠包不住火。”
小乞丐冷笑一聲,嬉笑著說:“話雖如此,真若沒她,事情過去也就過去,一切回歸平常。就因為有了她,你看現在,朝政荒廢,皇子奪權,內憂外患,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啊。”
名元挺直腰桿,反駁道:“都說紅顏禍水,我不認同,皇帝昏庸無能,不該把罪責全推到一個弱女子身上,她又沒有通天的法術,怎么能說她禍國殃民。”
小乞丐小聲笑,嘆氣說道:“小哥你有所不知,晴婕妤是個天仙的美人,自打她入宮,皇上捧為至寶。再加她入宮一年就生了十皇子,先皇更是愛若心肝,但凡晴婕妤的事,誰也不敢有絲毫閃失,吃穿用度更是遠勝皇后。為了她建宮造殿,大興土木,朝政也置之不理。更別提其余嬪妃,全部打入冷宮,皇子們也是廢黜王位,稍有異議的流放囚禁。先皇什么都不做,就等著十皇子長大繼位。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晴婕妤還是走了。”
“我正想問你,既然先皇對她這么寵愛,為什么還要逃出宮去?”
“哎呦小哥,你怎么這么不通人情,正所謂樹大招風,一朝得寵,誰不對她恨之入骨。她本就是民間歌女,沒有后臺撐腰,宮中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她淹死。先皇身邊還有四朝老臣,三公九卿,整日勸諫先皇。時間久了,經不住軟磨硬泡,先皇稍微回回心。晴婕妤心性剛烈,既見不得人怨,又略有失寵,肯定賭氣一走了之。”
名元聽完即刻問道:“晴婕妤有幾個孩子?”
“哎呀,就這一個已經是人間天子,再生一個還不攪的天下大亂!先皇也是癡情人,對她始終念念不忘,自她走后,其余嬪妃誰也不曾有孕!”
得知此言,名元呆目不語,思索其中曲折。小乞丐轉頭看窗外夜色已深,跪倒地上千恩萬謝。名元慌忙扶起他說:“你快起來,我還有東西要給你。”
名元翻開包袱,看里面有一袋銀兩,重又包好全部遞來,小乞丐擺手搖頭,拒不敢收。名元變臉嚴肅,扔在地上說:“我還有事要辦,這些你全收下,我也不白給你。有了這些錢,你可以繼續家族的營生,等你東山再起了,千萬別忘了城外無家可歸的百姓!我只求你施舍他們粥飯,管得溫飽,也算是我行善積德。”小乞丐跪地磕頭不敢收,名元一笑置之,跨出了門外。
樓外深宮上,圓月當空照,冰云亂星消,輕風悲鍥穿石碎,牽巾掛衣漲心潮。名元解開馬韁繩,拍馬趕走,孤身一人走到北宮,宮城墻石磚疊嶂,天高九仞。
他自躊躇難進退,烏鬃馬復又跑來,名元輕撫馬身,悲鳴萬事空,情切直聲言:“你快走吧,艱難險阻在眼前,我進去肯定出不來,不跟她說得明白,我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