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次他吸取了前幾次的教訓,沒有往深處想,而是問天書道,“你的計算結果呢?天書,你有什么想法嗎?。”
“先生,計算結果只知道它落水不到一個月,其他的木質、生長年限什么的估計您也不想知道。”
“我對此事沒有想法,不過我的邏輯計算得出的結果是,這張圖或許對您有幫助。”
天書對于董晨第一個問題能夠給出準確的答案,并且根據董晨的習慣,連后邊那些東西都不主動給董晨顯示了。
但是第二個問題,它就沒辦法了。
這種問題它無法直接回答,但是作為輔助智能的它卻必須給董晨一個答復,哪怕只是相近的。
就跟上次董晨問它要木筏的圖紙一樣,它的數據庫中沒有,所以就找了相似的“小船”圖紙給了董晨。
董晨看到天書給的那張圖片就明白了,自己有點以偏概全了。
天書給的圖片是地球上文明落差的分布圖,上邊標注的既有弧光集團這樣的超級科技集團的文明聚集區,也有非洲原始部落的文明聚集區。
同樣是在地球上,同樣是在2020年,但是雙方的差距可謂是天差地別。
而看完天書給的信息之后,董晨又看看自己面前這片巨大的森林……
“也是,地球上的很多原始部落也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尤其是那些雨林植物生長茂盛的地方,如果彼岸星上的文明程度只有這樣的話,那么那塊艙內甲板的碎木板就不對了。”
想通了這個問題,董晨也就不糾結了,決定還是按照老計劃進行。
等找到彼岸星的文明聚集地之后,這個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現在的問題,還是先吃飯吧。
那艘快要散架沉沒的木筏董晨已經不管了,快要沉沒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散架,還是因為那些木材都吸滿的水分,重量已經增加了很多,所以才會有那種半沉不沉的狀態。
現在到了陸地上,基本上已經用不大木筏了,應該是走陸路比較多。
而且有了這次在暴風雨中駕駛小木筏的經歷,還有被海中巨獸凝視的經歷,董晨感覺還是走陸路穩當,就是以后要乘船出海,也必須是大船才行。
晚飯的問題好解決,董晨已經對淺海捕魚駕輕就熟了,而且知道了淺海沒有兇猛的海獸,董晨還能在淺海找到更多的吃的。
不過今天時間已經比較晚了,所以董晨就沒有捕魚,而是開著燈在海邊找了點扇貝,還有兩只藏在石頭下的小螃蟹。
烤了烤,撒了點調料,“湊合”著吃了點。
而睡覺得地方董晨就不敢馬虎了,在故鄉島上的時候,他已經探查過島上知道沒什么大型野獸了,所以才敢那么放心的睡,但是到了這里,這個陌生的大叢林旁邊,他可就不敢這么浪了。
研究了半天,董晨決定還是睡樹上,相對于地上,樹上還是比較安全的。
拿著太陽能照明裝置,找了一顆看起來相對比較獨立且樹冠也比較大的樹,先在旁邊的植物上弄了一些寬大的葉子,董晨就爬了上去。
這棵樹不知道有多大年齡了,它的旁枝也長的很寬大,完全足夠董晨躺上去。
雖然董晨知道自己睡覺很老實,不過為了預防萬一,把樹葉鋪好之后,他還是用自己搓的繩子把自己捆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