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麥哈亞的協商,董晨最終以6萬元的價格把一份“美味粉”的配方賣給了龍行商會,而董晨也承諾以后不再把這個配方賣給任何人,立字為據。
這個價格肯定是給低了,不過董晨也沒法計較這么多,事實上這已經是麥哈亞爭取到的一個不錯的價格了。
董晨沒有讓麥哈亞爭取最高的價格,雖然麥哈亞能做到,但是那就太麻煩了,而且這些錢對于現在他來說暫時已經夠了。
這里的物價不是地球的物價,這里的餐飲界也不是地球的餐飲界。
價錢這個東西,是隨時都在變化的,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一個相同的東西有可能賣一百萬,也可能是一袋米就賣了。
先填飽肚子再說吧。
董晨現在的情況,已經比歷史上很多窮困潦倒的發明人好多了。
有錢了,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可勁的花。
董晨不僅買了很多的稿紙,買了適合寫作的鋼筆,甚至還租下了學校后邊的附近的一間店鋪,之后準備買了一些設備和材料,用來“研發”自行車。
他已經決定了,寫作的時候就在圖書館,那種地方還是挺有氣氛的,平時依舊是在學校的宿舍住,也就周末的時候去店鋪里忙活兩天。
當然,吃飯睡覺什么的,還是在宿舍,他租的地方離學校不遠,很方便。
制造自行車什么的,在這個已經具備了蒸汽時代特征的地方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限制,只要有工具有材料,董晨很快就能造出來。
最大的問題,只是想法的問題。
甚至是有需要的話,讓他的行為看起來像是在搞“研發”,他可以把自行車發展史上那些經典的車型都弄出來。
那肯定也很有意思。
主要是他原先在地球的時候就有這么一間小店鋪,那還是大學的時候了,專門賣一些自制的航模、模型、手辦,自己也造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玩等等,愛好和工作一塊干了。
如果沒有后來的一連串奇遇,他可能真就那么一直下去了。
現在在這里又弄了一間店鋪,除了想有一個可以折騰的地方外,也有一方面懷念過去的意思。
董晨辦事向來干凈利落,上午賣了那個配方之后,下午就把這個店鋪給租好了。
等他傍晚提著菜回學校的時候,已經認識他的門衛攔住他給了他一封信。
看到信封上寫著科技神教的名稱,董晨就知道里邊是什么了,回到了宿舍之后打開看了看,果然是考核通過的信件。
信上讓他一個月之內到之前進行考核的科技神教分部內進行信息登記,更新他的身份信息,然后他就可以進行發明創造攢積分了。
最后的話竟然是祝他早日成為科研人員,為人類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個宗教的結尾語竟然不是什么“敬神”之類的話,而是這么一句又官方又正能量的口號,這是讓董晨沒有想到了。
不過,這大概也就是科技神教吧。
看完信件之后的董晨隨手就放到了桌子上,然后就出去做飯去了,沒想到讓下班過來等飯的希亞看了個正著。
這家伙現在進董晨家就跟進自己家一樣,進房間沒一分鐘就舉著信出來了,“董晨,你竟然真的考過了?還是9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