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這輛自行車也是一樣,那位男爵大人僅僅是想坐著也能走路,那樣肯定能很省力,并且累的話可以直接坐著休息,所以他就發明了“自行車”。
他的這個真的叫自行車,因為就是要他自己行走的車,動力源依然是他自己的腿。
這輛自行車和地球上的常規自行車造型有點像,只不過它是木質的,而且沒有方向把、沒有腳蹬子、沒有剎車、沒有鏈條、沒有……
這么說吧,它只有一根木質橫梁,然后橫梁的兩頭向下各有兩根木板把一個木質圓盤夾在中間,一前一后兩個木質圓盤不大,并且挨的很近,剛好是那位男爵坐著的高度。
男爵要行動的時候,就坐在中間的小型獸鞍上,然后雙手抓著獸鞍前邊的圓環,兩腳蹬地前進,起到省力的作用。
據介紹,前進方式還有好幾種,兩腿交替慢蹬、兩腿交替快蹬、雙腿一塊蹬,到了下坡的地方,雙腿翹起來那速度嗖嗖的。
就是剎車的時候不好剎車,腳剎有時不太靈,所以在玩耍的時候不建議走下坡路,最好下來推著走,上坡的時候同理。
沒錯,他的這個發明確實有讓人走路更加輕松的作用,但是因為各種不方便性還是被定義成了“雜項”,并且是頗具沙雕性質,然后給了5分的積分。
“和地球差不多,都是從這步開始的,時間是兩個多月之前,雖然離真正的自行車出現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是這個世界和地球不同,指不定會出什么幺蛾子。”
“科技神教都成了主流,說明這個世界很重視科技發明,也重視科研工作者,搞不好有心思活泛的人就看上這種自行車的前景了,所以我感覺我還是要快一點。”
感覺到了急迫性,董晨也就不去想著以前循序漸進的計劃了,馬上去買了相應的設備和原料,不過在買東西的時候,他也遇到了一些難題。
自行車的發明和改進之路是有很多岔路的,但是最后還是“現代自行車”脫穎而出,所以他是直接沖著現代自行車去的。
這樣的話,也不怕別人再弄什么其他自行車專利出來,那些不方便的自行車肯定會被他的自行車比下去的。
當然,可以載貨、載人的三輪車也要造出來申請專利,那可以不折不扣的“全能神器”。
也正是因為跨度這么大,所以董晨需要的零件并不能全部買到。
雖說這里已經開始進入蒸汽時代,一些鋼管、軸承、橡膠制品、螺絲什么的不難買,已經有很多工廠可以生產了,但是一些自行車的小零件就不那么順利了。
作為不存在的東西,它的生產設備那就自然不存在了,其中一些小東西董晨可以買來設備進行改造,然后進行生產,但是有些東西就只能去定制了。
董晨發現,沒有那些現代化的便利生產制造設備,他的動手能力簡直被限制的死死的。
好在他所在的也不是原始社會,已經是初具規模的蒸汽時代,蒸汽機和蒸汽火車上的一些東西就挺適合他使用的。
加上鐵氈那個大塊頭學習的鐵匠鋪,他的師傅也是一位很厲害的鐵匠,所以在這些東西的加持下,董晨的自行車制造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