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戰爭不死人?”
““呵呵,哪有不死人的戰爭。”
“那你們連年戰爭,還有這么大的人口?”
“尊敬的女士,戰爭掠奪的不只是黃金,還有人口。”
劉玲和劉暢終于明白了,羅馬是天堂,貴族的天堂,也是地獄,奴隸的地獄。
對于羅馬的政體結構,對于沒有皇帝的國度,劉暢感到很稀奇,對于羅馬貴族的養成感到赤裸的血性。那里是冒險家的樂園,財富的游樂場,也是生命的絞肉機。
律法!劉暢尤其關注了阿紐斯敘述中的十二銅表法,刻在銅柱上,立在廣場中。至于這個法典好不好,暫且不論。不可更改和陽光運行!
本來身為貴族的他們是不應該有這個想法的,因為他們就是大漢朝的既得利益者,而且還是最大的利益集團。他們應該反對權力被監督和利益的均攤。通過巫蠱后,劉暢的心里路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權者把法律當初玩具,那法律也會把當權者當成玩具,所謂的秦律、漢律,看似森嚴。
大秦朝被幾百個遲到的苦力一聲喊,震挎了;大漢太子,被幾個木頭人逼得生死兩難。一國儲君法律都保護不了,他還能保護誰?
等他們結束宴會,回到自己的屋舍的時候,已經快午夜了。
整個過程中,劉暢早已沒有以往那種游戲人生的情緒,一晚幾乎都沉默無語。他想反駁、想斥折這種叛經離道。可他又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阿紐斯說的對啊,就拿我們引以為傲的對匈奴的戰爭來說,我們把家底都折騰光了,我們得到了什么?就是匈奴連續再搶十年,我們也不會淪落到這個光景。
戰爭是有利益的,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我們好像戰勝了匈奴,戰勝匈奴,我們大漢得到了什么?國家沒有從中得到利益,國民也沒有從中得到利益,你戰勝他干嘛。戰爭,要么掠奪資源,要么強行文化滲透。我們掠奪了什么,幾頂帳篷和幾罐酸奶?
帳篷住不慣,酸奶,吃不慣。文化滲透?別說傳播儒家學說,傳播禮、信、恭、謹、讓,就連一個漢文字都沒傳播到匈奴。匈奴是游牧民族,跑來跑去很正常,你能保證他不回來?不能在文化上征服和占領,那不是戰爭,那是報復,是泄憤。
第二天,當阿紐斯來告辭的時候,劉暢第一次失禮,沒起。當然,在阿紐斯眼里,他還是一個孩子,也沒計較。臨行,阿紐斯贈送了兩枚狄納里貨幣,一枚金幣、一枚銀幣。
劉玲也沒有什么可以贈送的,便在他的箱子里抓了幾顆花花綠綠的石頭送給阿紐斯。這個無意的舉動,卻造成神秘東方遍地是寶石的傳說,幾百年后,根據這個傳說,才有了馬可波羅游記的誕生,其實老馬根本沒到中國來,這是后話。
劉暢起來的時候,阿紐斯一行已經離開,對于沒有當面送別,感到很遺憾。過后的兩天,劉暢情緒一直很低落。他知道這樣的心態不行,必須改變,不然會影響假期的質量和以后的訓練。改變心態的唯一辦法就是改變注意力,要把自己從阿紐斯的陰影里拔出來,三字經,逛、玩、吃。
逛,逛所有的店鋪,不管是西域的,東域的,門開著的就逛;看,看所有的風景,不管是山上的樹,河溝的魚,通看;吃,吃遍洛陽所有能吃的美食,不管是美食,還是丑食,你敢賣,就敢吃。
就在他們姑侄倆瘋狂背誦三字經的時候,聽到一個消息,首輔大臣霍光大人來洛陽了。首輔是誰?不認識,霍光大人是誰,不認識!都霍霍光了,也能當大人,八竿子以外都不是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