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剛才抱怨不已的中年男子道:“這位老神仙住在晚庭山上的真源觀,你沿著旁邊的路上山,走上四五十里,當看到一塊飛來巨石時,說明離真源觀不遠了!”
……
聽著眾人的對話,云翼會心一笑,便自酌自飲起來。
上山的路又長又險,但對云翼而言,根本不在話下,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云翼就走完四五十里山路。
真源觀與山下的山林寺比起來,顯得非常寒酸。真源觀沒有山門,只有一座大殿和十余間房舍。
大殿中沒有供奉三清祖師,而是安放著銘陽子的塑像,這自然是符放道長的手筆。
云翼站在大殿外,放聲大喊道:“我回來了!”
很快,一個小道士從大殿中鉆了出來,看到云翼后欣喜不已。
小道士名叫源飛,只有十四五歲,是他二師侄的小徒弟。
符放道長曾告訴云翼,龍嶺山人不會親自收徒,讓銘陽子代為收三個徒弟,符放道長是二徒弟,云翼乃是三徒弟,至于大師兄是誰,銘陽子并未告訴二人。
銘陽子一生也只收過三個徒弟。
大徒弟天資與銘陽子不相上下,可惜道途多舛,身患頑疾,不到兩百歲便英年早逝。
二徒兒資質還在銘陽子之上,可惜心性不穩,急于求成,最終墮入魔道,被他的師伯,銘陽子的師兄,儒門領袖元暉真君出手斬殺。
三徒弟資質一般,好在性格沉穩,凡事契而不舍,大器晚成。
銘陽子不過問正心門事務已超過百年,正心門在他三徒弟的領導下,慘淡經營、穩步發展。
當初遇到銘陽子,云翼很想拜他為師,銘陽子對云翼也非常滿意,但因為二徒弟的事情,銘陽子對收徒之事心灰意懶,只能退而求其次,代龍嶺山人把云翼收在門下。
正是有師父與師伯這兩個榜樣,符放道長也收了三個徒弟,大徒弟名叫真誠,二徒弟名叫真銘,三徒弟名叫真言。
不過,這三個徒弟具是凡人,只跟著符放道長學習醫術,煉丹術粗有涉獵。
每每想到此處,云翼都會捫心自問,自己以后是不是也要收三個徒弟?
小道士源飛沒有上前與云翼打招呼,而是撒腿跑向后院,一邊跑一邊說道:“師祖爺爺,小師祖回來了!”
回到自己家中,云翼不再拘束,他跟在源飛身后,穿過大殿,向后院走去。
從源飛的喊聲中可知,符放道長一定在觀內,云翼估計,師兄應該在石室中煉丹。
云翼剛走進后院,就看到一位身材消瘦,白須白發,衣著不講究的老道士站在石室門前,正目不轉睛的看著云翼,眼神中滿是慈愛。
“師兄,云翼回來了!”
云翼走到符放道長身前,鄭重行了一禮。
“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師兄弟久別重逢,符放道長好像有說不完的話,把云翼領進石室后,便詢問起云翼這一年多的經歷。
對師兄,云翼是知無不言,他稍微理了理思路,就將這段時間的經歷一五一十的和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