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了,劉秀也就釋然了,既然找到了問題的關鍵,解決了就是。
接下來,他拎著水桶打水來挨個給蔬菜澆水,在充足的水分下,大棚內的蔬菜肉眼可見的在由黃變綠。
然而這卻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大棚內的蔬菜長勢太好了,單單是水分還不夠的,還得施肥。
“沒有肥料,眼下最好的選擇就是農家肥了……”
想到這里,劉秀離開大棚,趁著早上還沒有醫患上門,他決定先把大棚內的蔬菜施肥問題解決了。
作為曾經地地道道農民出身的劉秀來說,農家肥這種東西自然是不陌生的,雖說后來走出農村漸漸的過上了優質的生活,乃至如今這樣悠閑淡然,但劉秀對于給大棚內的蔬菜施農家肥卻并不排斥,甚至都沒想過假以人手。
那玩意很臟,堪稱人間最為污穢的東西之一了,但那又如何,長出來的蔬菜吃著不香嗎?
近距離接觸那種東西甚至沾染那種東西臟嗎?惡心嗎?必然的,洗干凈不就得了?
劉秀還記得,自己小時后在農村,有一個小伙伴還掉近過糞坑呢,洗洗不依舊屁事而沒有健康長大了嘛……
給大棚內的蔬菜施肥可謂刻不容緩了,劉秀一點都不想耽擱。
然而去哪兒搞農家肥這個問題卻是個問題,他的醫館有廁所不假,然而劉秀的廁所里根本沒有存貨啊,他的廁所當初可是弄了排污系統弄到遠處去了的,再說,他一個人生活在這里,且之前還不常駐,一個人也供應不上不是。
但這不是問題,自己這里沒有農家肥其他地方多的是。
其實農家肥這玩意也是有學問在其中的,你不能用新鮮的,因為沒有發酵過的農家肥貿然給農作物施肥的話,很容易把其根部給燒壞,其原理是因為沒有經過發酵的農家肥其中的一些物質對作物稚嫩的根部不利。
所以啊,劉秀第一時間就排除了去找青柳鎮上那些收‘夜香’的人,那些新鮮收集的‘糞水’壓根不能用。
那么接下來的選擇就只有去找一些農戶人家了,豬牛圈內積累下來的排泄物是經過時間發酵的,可以用來直接給作物施肥的,不用擔心對作物不利。
老實說,來這個世界幾年了,就劉秀所知,此間的農民們似乎還沒有給農作物施肥的概念,了不起就是把一些廢棄的秸稈植株燒在田地里,這就導致了土地越來越貧瘠的現象發生。
在人們還沒有重視農家肥的前提下,劉秀想搞點農家肥的想法其實還是很簡單的,他依稀記得,自己小的時候,村民們自己的農家肥不夠用了,去別家弄點還得是用借的名義,會欠人人情的,這是事實,哪怕在化肥普及之后,很多偏遠農村都依舊是這樣,農家肥對于很多農民來說,可是很重要的資源。
青柳鎮雖然是個規模不小的大鎮,但實際上也存在著眾多的農戶,養豬養牛養馬養雞鴨鵝的農戶不在少數。
劉秀的醫館偏向青柳鎮的邊緣,是以他只在醫館周圍尋覓不久就找到了一家能夠提供大量農家肥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