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兔肉和藤條狼狽的回到山洞,大雨的天氣總是讓人心情糟糕,萬幸山洞中篝火溫暖,還能遮風避雨,不至于那么狼狽。
新鮮的藤條直接用來緊緊纏繞斧頭,一圈又一圈,徹底固定之后,將捆綁部分放在篝火邊烘烤,這樣一來,藤條在失去水分的時候植物纖維收縮能夠進一步固定斧頭。
這幾天時間劉秀撿拾了大量柴火,大雨天他也不必為了柴火發愁。
盡管山洞中時時刻刻都燃燒著篝火溫暖異常,但底部昨天捏制的陶罐也沒有徹底陰干,看樣子還得再等一天。
外面大雨連綿,劉秀也做不了其他的,干脆尋了一塊石頭敲敲打打,然后借著山洞口的雨水打磨出第二個斧頭備用,這樣一來,即使自己做好的斧頭壞了也能進行更換。
雨一下就是一天,這一天也就這么過去了。
第二天又是一個好天氣,薄霧迷蒙,露珠晶瑩,來到山洞外呼吸新鮮空氣,劉秀意外的發現,草原上的那群梅花鹿比自己起得還早,而且某幾個梅花鹿還在做著不可描述的事情。
“春天到了啊……”
劉秀面帶笑容,這段時間他不是沒有打過梅花鹿的主意,只是想法都落空了,看眼下的情況,估計幾個月之后能想辦法弄兩只小鹿圈養起來。
前提是那個時候他還在這里。
練習養身功,進食,這一系列之后,劉秀發現山洞中的陶制品已經陰干得差不多了,可以進行下一步的煅燒。
作為行動派的劉秀沒有遲疑,離開山洞去周圍尋覓柴火,前前后后拾取了一大堆,夠用了。
用山洞中的火種在外面升起一堆篝火,再把陶制品搬出來放篝火邊,先讓陶制品熟悉半個小時火焰的溫度防止煅燒時開裂,然后再用木棍挑起滾燙的陶制品放進火堆。
然后添柴加大火力煅燒。
篝火熊熊,這一燒就是幾個小時,將陶制品燒得通紅像是要融化,然后劉秀就不管了,等著其自然冷卻,否則只會前功盡棄。
如此一來,這一天也就過去得差不多了。
人一旦忙碌起來就容易忽略時間的流逝,單單是打造石斧和陶罐就花費了劉秀三天時間,待到第二天陶罐冷卻,劉秀收獲了兩個燒制好的陶罐和三個陶碗,其他的都開裂無法使用了。
成果不錯,去湖邊挨個裝水試了一下,效果劉秀相當滿意。
如此一來,劉秀不但能用陶罐煮東西吃,還能用陶罐盛水到山洞邊和泥糊墻。
捏了捏拳頭,盡管堅持不懈練習養身功讓自己的力量穩步增長,可缺鹽帶來的影響卻是在加深,那種力不從心的感覺越發明顯了。
看了看邊上的石斧,劉秀自語道:“半天時間足以將墻壁糊好,下一步得砍伐樹木造一艘小船,然后乘船順著湖泊出口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若是找到同類就能解決缺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