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化?
劉秀看著那小和尚愕然片刻,心說你是不是對自己身處什么地方有什么誤解?
嗯,感化這個詞用得妙。
“剛才那老師傅是誰?”稍微留意了一下那邊耕地的僧人劉秀轉移話題問。
小和尚茫然了,看著劉秀不解問:“老師傅?什么老師傅?”
“你沒看到……額,沒什么,那個,小師傅,我能上去看看嗎?”劉秀眉毛一挑轉移話題看向山上問。
之前那老僧到來,小和尚根本就沒看到嗎?
“當然可以,居士請便”小和尚做了個請的姿勢道。
劉秀點點頭,辭別小和尚往山上而去,一面觀察周圍風景,一面卻在想著事情,之前那老僧絕不簡單,他到底是因為自己的到來才出現的,還是因為別的?
摸了摸懷著離山時鄰居送的鱗片,劉秀心頭若有所思,如果只是自己單純的到來,他還會出現嗎?
有道是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盡管此地如今看來絕非尋常寺廟那么簡單,甚至還有點高深莫測的味道,但劉秀自問并非心懷不軌之輩,是以坦然拾級而上。
行至中途,劉秀稍微駐足,路邊有一塊三米高的青石,上方銘刻著‘白云寺’三個字。
稍微觀察,那三個字一看就有很長歲月了,石上青苔似經常有人打理,盡顯滄桑之感。
稍微駐足后劉秀繼續向上,沿途除卻游客之外僧人也多了起來,僧人依舊灰布長衫身形瘦弱面帶菜色,身上不見任何華貴裝飾,面色坦然而平靜,清貧之感絕非裝出來的。
行至山頂,有一片不是很大的石板平地,前方是一座大殿,更深處隱隱約約可見更多建筑,但入眼所見的所有建筑,都給劉秀一種歲月滄桑之感,時有修補痕跡,卻并不顯得突兀。
前方大廳高三丈,沒有想象中那么威嚴華麗,透過大門依稀可見廳中有一座塑像,游客進出跪拜祈福許愿。
每當有人對著塑像跪拜,邊上都有僧人敲一下缽盂,聲音裊裊,寧靜而祥和。
跟著游人踏足大廳,劉秀向前看去,這里供奉的只有一座塑像,那塑像只有常人那么高大,沒有華貴裝飾,普通石頭雕刻而成。
塑像雕刻的是一個老年僧人,面帶笑容,慈悲而祥和,背著一個藥簍,手中拿著一棵不知名的草藥,像是在行治病救人之舉。
看到這里,劉秀猜測,這里供奉的或許就是傳說中的那位治病救人的高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