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總結,劉秀看著周圍亂七八糟的竹樓轉身向著竹樓方向而去。
距離預想中需要的竹子還差很多,在習慣了那種更省力更快的砍竹子過程后,劉秀不想再一顆顆的去砍竹子了。
如此一來,得打造一把趁手家伙才行,不求材質需要多好,但至少用起來要趁手。
“別說,那種輕松寫意的‘揮刀’方式還是很爽的……”回竹樓的時候劉秀心中暗道。
回到竹樓后邊的打鐵棚子,劉秀一番翻找下來,只找到了四五十斤的邊角鐵料,是去年用剩下的。
打造一把刀的話,應該足夠了吧?
這么想著,不久后,棚子內爐火再起,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又一次在山間響起。
關于鐵匠這種職業劉秀一點都不熟悉,不懂得什么材料搭配才能讓打造的東西更好更優秀,唯一知道讓打造的刀具更好的方式就是不斷的折疊鍛打。
好在他力氣大,時間多,只要不斷的折疊鍛打就可以了……
幾十斤的鐵料被他燒紅鍛打成了十多塊鐵板,然后這些鐵板重疊在一起燒紅進行鍛打,繼續燒紅用蠻力敲擊中間進行折疊,如此往復……
整整三天時間,那幾十斤鐵料在劉秀的蠻力敲擊下折疊了上萬次,質量也在不斷捶打中減少了三分之一。
這個時候劉秀估摸著足夠了,然后把這疊加了上萬層的鐵塊慢慢捶成了一把長刀,刀的樣式是根據記憶中的唐刀打造的,直背單刃,長一米二,寬五公分,厚半公分,后續加上刀柄的話差不多一米三四。
最后一錘子落下,看著手中的直溜長刀劉秀還是很滿意的,旋即將滾燙的長刀放在邊上準備好的寒冷冰水中,水是從雪山之上取的。
磁的一聲,水霧升騰,最后一步淬火完畢。
看著眼前并未破碎的長刀,劉秀稍微松了口氣,看來上萬層的折疊,刀的韌性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的地步,沒有因為淬火而出現太脆而崩裂的現象。
剛剛淬火的長刀當然談不上美感,麻麻賴賴,接下來還需要打磨。
好在當初買打鐵工具的時候磨石也一同購買了的,接下來劉秀花了一天時間認真打磨這把直背唐刀。
打磨完畢,用一節檀木做刀柄,一層層用布條纏緊,最終一把唐刀就成型了。
刀長一米四,刀身一米一,刀面之上一層層花紋狀的紋理看上去格外具有美感,陽光下的刀鋒閃爍幽藍的光芒,屈指在刀身之上輕輕一彈,清脆的聲音久久不絕,隨意揮舞幾下,道道冰冷鋒芒閃過,劉秀滿意的點點頭,果然趁手。
打造這把刀花了幾天時間,劉秀接下來得繼續干活兒了,這把刀對他來說只是工具而已。
扛著這把千錘百煉的長刀去往竹林的時候,劉秀看了湖泊方向一眼撇撇嘴。
“看什么看,這把刀我是打造來砍竹子的,又不是用來砍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