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看了一眼身后的商隊,又回過頭問道:“小兄弟,那馮家坳和張家灣離這里有多遠?”
方源回道:“很遠,聽大人們說去縣城要走五六個時辰,我是一路小跑過來的。”
大漢又問了一些具體的細節,方源一一答了,大漢心中有了判斷:“這孩子說的多半是實話,看來這些山賊是被六扇門趕進南山里的那些,與我們這趟貨物倒是沒有多大關系。”
大漢略微猶豫了一下,招來一個騎馬的年輕人:“李大壯,你來將這個孩子送到縣衙去。然后快馬回來。”
叫李大壯的年輕人應聲將方源提上馬背,策馬向縣城跑去。
這李大壯好似不善言辭,一路上一句話也沒說,方源心中想著事,因此也沒有開口。
李大壯騎馬的速度挺快,不到一個時辰就已經能看到縣城的城門了。
此時太陽已經快要下山了,西邊的天空上的晚霞格外的嬌艷。
本想在這里就與李大壯道別,沒想到這人堅持要將方源送到縣衙,“吳鏢頭說了,讓我帶你去縣衙,現在還沒到呢。”
“這里距離縣衙已經不遠了,我自己可以去的,謝謝李大哥。”
方源可不想被送到縣衙,他到現在心中還有點畏懼之前將他投入大牢的張縣令。
“不行,這是我們走鏢的規矩,必須做好鏢頭交代的事情。”
方源無奈只能暫時任由里大壯帶著往縣衙走去,腦中想著該如何說服李大壯。
縣城的街道狹窄,進城之后就不能騎馬,于是李大壯下了馬,帶著方源步行,速度慢了不少。
這時候李大壯終于主動開口說話了,“唉,你這小孩子也是可憐,可還有其他親人可以投靠?”
見已經進城了,方源決定攤牌,沒有回答李大壯的問題,而是說道:“李大哥,我不想去縣衙,聽說縣衙的衙役們不厲害,我想去找六扇門的捕頭們,他們才能殺山賊。”
李大壯的臉上露出了一點笑容:“你還想報仇呢?”
見方源點了點頭。
覺得六扇門確實比縣衙更擅長處理這種事,于是李大壯改了方向,帶著方源前往南山縣六扇門。
此時南山縣六扇門的前廳中坐了有許多人,除了六扇門的捕快,還有縣衙的人。
就連方家的方中舉等幾個南山縣的大戶人家的主事人也在。
眾人的中間擺放有一張南山縣的地圖。
坐在主位上的是一個劍眉星目的年輕人,正是驚虹。
只是他現在面容陰沉,神色不悅。
坐在驚虹旁邊的是一個身穿縣令官服,頭戴烏紗,年紀只是比驚虹大上一點的青年,不停地端起手邊的茶杯又放下,顯然心情也不是很好。
前廳中無人說話,顯得十分壓抑。
這樣的氣氛持續了片刻,驚虹開口打破了沉默,微微嘆了一口氣:“唉,這南山果然名不虛傳,我們這么多兄弟進山搜尋都兩個多月了,卻連一個山賊的影子都沒找到。”
“驚虹捕頭無需嘆氣,若不是你們前段
(本章未完,請翻頁)
日子的辛苦追緝,恐怕如今這合江郡里依然是遍地山賊,如今雖然還有一些山賊未被緝拿,但是數量已經不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