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自己的兒子付出很多,不過還是安撫著衛氏道:“雖然苦了一些,不過好在是中了不是,只要在過上幾關,他的苦日子也就到頭了,哥兒從小就聰慧的多,想來對他而言這也并非是什么難事,所以你還是放下心來,”
聽了盛紘的話,衛氏也收起了眼淚,盛紘見狀又是一陣安慰,最后衛氏才平復了心情,舒展了眉頭。
盛長林回到自己的小院,想著終于過來第一關,內心也是興奮不已,看來著古代的科考,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難,想來所謂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就那么回事
過來縣試,就得等后面的院試和府試,按照慣例院試和府試都是在州一級的單位參加,也就是今日的省,不過因為這里的是汴京城,就不用那么麻煩,過來縣試的,直接參加后面由學政組織的府試和院試就可以,不用像其他地方的學子那樣,來回的在路上奔波。
翌日一早,盛長林就準備好了禮物,來到學堂的時候,先感謝了夫子一番,雖然還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功名,不過好在已經過了縣試成了童生,所以盛長林還是備足了禮物。
看著眼前這個自己最小的學生取得了這樣的成就,莊夫子也是很高興,又是一番勉勵,希望長林能夠繼續在府試和院試的時候能夠撥得頭籌,
當然對于夫子的教誨,盛長林用心的聽了進去,畢竟這次能夠取得如此成績,如果沒有夫子這段時間的教誨,就長林那些白話文,根本就入不了考官的法眼,所以入鄉隨俗,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長林自然是明白的
繼續在學堂苦讀了一段時間,夫子更是專門對長林和長楓兩人進行了指導,特別是對破題這方面進行了指正,要知道滿腹經綸,白發不第;才疏學淺,少年登科這就是因為破題沒有破對,所以答出來的文章再好,也不會被錄取。
經過一月的專門訓練,長林感覺自己對于古人的咬文嚼字特別感興趣,特別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把他翻譯出來,你會發現,他要表達的意思夠你說上一天可能都還說不完。
所以越是深入,越是沉寢其中,不能自拔,弄的長林現在和別人說話都感覺文縐縐的,特別不習慣。
……
“近日可有什么事情發生”
“西北那邊傳來消息,鬧騰了一陣子,狄元帥已經過去,現在已經平穩了下去,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異動,”
“這些個跳梁小丑,如果不是因為那幫子文人,我恨不得現在就直接滅了他們,這癬疥之疾讓我時常夜不能寐”如果盛長林在這里,就一定會發現說話的正是他認識的那個周老伯,一旁答話的就是一直跟在老伯后邊的老仆。
“說點其他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