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剛剛送來的慶州,環州、延州戰報”趙內侍將剛剛從邊關快馬加急送回的戰報遞于元祐帝的龍案之上。
聽到是邊疆急報,元祐帝立即放下手中奏章,拿起慶州方向的戰報看來起來,看著狄青戰報之中的敘述,元祐帝雖然知道西夏兵這次是有備而來,不過也沒有想到他們會如此不予余力的對大周開戰,再次打開環州方向的戰報,看了之后,本來就不大好的臉色就更加的氣憤,口中還大罵道:“這就是一群廢物,連一個環州城都守衛不了,要你何用”說著更是將戰報扔到了地上。
見官家如此生氣,趙內侍也不敢發言,等元祐帝心情稍微平復了一些之后,才在一旁小聲提醒道:“陛下,這里還有一封英國公轉呈的延州戰報”
聽了內侍的話,元祐帝過了很久,等待心情徹底平復之后,才再次打開英國公遞來的延州奏報,看了奏報之上的內容,元祐帝的臉上終于浮現了些許笑容。
“好,不錯,這才是我大周的將士,”接著將戰報一放,立即來到龍案之前,親筆御書寫完一封圣旨之后,立即對著一旁的小內侍道
“即刻快馬送到延州英國公手中,不得延誤”
翌日一早,大周的朝堂之上,眾位大臣就開始對于英國公傳回來的一日收復清河、武城、宣邑三城,半月修建一座雄關的盛長林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當然還有官家授予他的正四品官職忠武將軍、延州軍都指揮使,延州防御使,永興軍路招討使等職務的討論。
不過對于朝堂之上的爭論,盛長林并沒有時間去思考,因為此時的他,依然在浴血奮戰著。
“元帥,前面有大軍正在戰斗,”看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夏州大營,一小將疾跑到英國公面前稟告道
“可曾探明交戰雙方情況,”英國公坐于戰馬之上,急切的問道
“回元帥,基本上已經確認是我大周的延州軍與西夏的夏州大營發生了戰斗”小將立即稟告道
英國公一聽到延州軍,立即興奮了起來:“好小子,終于還是讓我給追上了,這次看你還往哪里跑”說完之后,一提馬韁策馬直接朝著夏州城而去,身后的諸位將士也立即快跑起來。
本來戰斗正酣的延州軍與西夏軍聽到這突然出現的戰馬馳騁的聲音,都不由的擔心起來,盛長林則是擔心這是西夏的援軍將至,如果是這樣的話,今日他們肯定會交代在這里。
而西夏軍這邊,大王子李諒祚更是擔心這會不會是大周的援軍,因為他很清楚,現在西夏兵的軍士正在慶州與環州方向,根本就沒有多余的兵力來增援自己這邊,如果正如自己想象中的那樣,看來這夏州城也就保不住了。
正在兩方人馬驚疑不定之時,聲音由遠而近,本來還在酣戰的兩軍人馬,都不由的朝后看了過去,雖然天色已經漸暗,不過盛長林還是遠遠的看見了前面騎兵手中揮舞著的那一桿金黃色旗幟之上的周字,
“兄弟們,是我大周的援軍來了,隨我殺啊”盛長林見到是大周的軍旗,盛長林緊張的心情立即激動起來,大聲吼道。
本來還在擔心是西夏援軍的延州軍士一聽自己將軍如此之言,又看見后方大軍旗幟之上的周字,更是確信無疑,本來已經筋疲力盡的身體,立即恢復了活力,朝著還在震驚中西夏士卒殺了過去,本來就已經沒有多少力氣的西夏士卒,又見到大周的援軍已至,更是沒有繼續戰斗下去的意志,很多將士紛紛放下了武器選擇了投降。
在英國公帶領三萬多將士加入戰場之后,這次夏州之戰,也很快落下帷幕。
夏州城的大營之內,盛長林帶著手下的諸位將領,朝著主位之上的英國公,拱手行禮道:“延州防御使,昭武校尉盛長林拜見張帥”
“哈哈哈,終于還是讓我追上了,想要見你盛大將軍一面可是真不容易啊”英國公張瀾看著身前這個如此年輕,卻又勇武不凡的青年將領大聲贊道
聽了英國公這么一說,盛長林與身后的將領都是一臉的疑惑,英國公見狀,立即讓親衛拿出圣旨,對著盛長林與延州諸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