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和談之后,西夏綏州大營就一直就沒有什么反應,盛長林雖然沒有對綏州進行攻伐,不過對于周邊的一些西夏城池卻并沒有放棄騷擾,僅僅兩日之內,就解救了之前被西夏士兵俘虜的數萬邊城百姓。牛羊馬匹更是不計其數。
面對大周軍士如此強勢的態度,綏州軍將領也提出了強烈的反對聲明,不過最終盛長林以未簽訂和談協議之前,雙方就是敵對狀態,他們有權去解救被西夏士卒掠奪的大周百姓,也有權利去收割自己的戰力品。氣的綏州守將野利軍士恨不得直接出城與盛長林大戰三百回合,最后在一眾西夏將士的勸慰之下還是忍住了,因為他們知道,大周軍士正等著他們主動進攻呢,這樣他們又有了攻伐的借口。
西北邊境戰斗已經逐漸平息的戰報,早在幾日之前就快馬被送到了汴京皇城之內,官家元祐帝看了邊疆快馬傳來的戰報,內心之中的喜悅之情,難以言表,對于英國公與張相,在戰報之中,對于盛長林的評價,更是高興不已,直言直接盛長林果然沒有讓他失望。于是在朝堂之上,大肆贊賞盛長林與延州軍的勇武,更是在朝堂之上直言,非爵位不能彰顯其功績,朝中的眾位大臣聽了官家如此言論,都十分羨慕盛長林能夠得到官家如此賞識,見官家如此興奮,也都不敢觸其霉頭,都在心中好奇這個突然名傳京師的小將,最終會被官家賜予什么爵位。
而坐于龍案之上的元祐帝,看著朝堂之下的諸位朝臣,以及站立大殿一旁角落的盛紘,突然興趣使然的問道:“朕聽聞,工部將作監少府盛愛卿,有一幼子,與我忠武將軍同名,不知盛愛卿可有建言,覺得以忠武將軍如此功績,應該給予什么賞賜合適啊”
盛紘本來躲在角落里,閉幕養神來著,突然被官家這么一問,立即從隊伍中出列,跪于大殿之前,甚似惶恐的說道:‘陛下容稟,小臣不知軍事,并不知這軍中如何論功行賞,有諸位相公與陛下定奪,臣等無異議”盛紘也是頭角發汗,這個問題,要是回答不好,即得罪文官,又得罪武將,有可能還會引起陛下的不滿,第一次,他覺得自己給幼子取名叫盛長林是不是有點欠考慮了,不然也沒有今日之事。
元祐帝看著盛紘如此謹言慎行,忍不住大聲笑道:“你雖不通軍事,確養了一個好兒子,哈哈哈,退去吧”說著也不繼續為難盛紘,看著低下依然一副小心謹慎之態的盛紘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盛紘也是被官家說的莫名其妙,最后也不知是怎樣出的朝堂,與自己的長子長柏,渾渾噩噩回到盛府之后,就立即去了壽安堂,將今日朝堂之上官家的問話,與自己母親詳說了一遍,老太太聽后也是一時之間不知其所以然,最后對盛紘也僅僅安撫道:“可能就是官家知道我家長林與這位盛將軍同名而已”
“母親,你說有沒有種可能,這個忠武將軍盛長林,會不會就是老七,所以官家才會如此問夫君”王若弗看著壽安堂內的兩人,也是疑惑的問道
聽了大娘子王若弗的話,老太太與盛紘都是一愣,他們不是沒有往這方面想過,不過剛一萌生這樣的念頭,就果斷的被自己打斷了,如今再次被大娘子問起,二人都在內心中不停的反問自己,難道真的是這樣嗎
“七哥兒,最近可有書信回來”
“回母親的話,前些日子,有書信從大名府那邊過來,說是正在那邊游學,一切安好”盛紘立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