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國委員會”迎回皇太子之后不久,遠東王子也按照停火協議的規定,只帶了一個近衛師團,以征服者的姿態進駐亞珊圣城,繼續與“救國委員會”商討停戰條款,并于寇拉斯王國的國慶節——10月1日——這天,在帝國首都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兼加冕典禮,為后世史書留下一段佳話。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當天在帝國皇宮舉行盛大加冕典禮的主角,并非征服了這座城市的羅蘭王子,而是他的父親,那位傳說中已經不幸遇刺、失蹤將近一整年的魯道夫一世。
二十多年前,魯道夫·寇拉斯以異端罪名被判處流放遠東,恐怕做夢都想象不到,總有一天自己將重返故都,在皇帝的寶座上加冕。
比這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加冕典禮的最**,魯道夫陛下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在無數廷臣崇拜的目光中,晉升為一位真神,將自己的權柄由凡塵提升到了萬神殿。
加冕與封神于同一場典禮中上演,而這場富有戲劇性、注定成為詩人口中傳唱的詩篇的盛大儀式,正是羅蘭王子獻給父親的賀禮。
魯道夫一世升入萬神殿,將凡間的國土和權柄傳承給他唯一的繼承人羅蘭·寇拉斯,這是對“君權神授”最直觀生動、無可爭議的詮釋。
然而羅蘭王子并不急于登上父親留給他的王座,接下來的日子里,新聞報導的主題又回到和平談判的議程上。
談判又持續了半個月,在此期間,令人感到費解的是神圣亞珊帝國的統治者——查理四世皇帝——毫無存在感,仿佛御座之上的這位至尊已經完全放棄了自己的權柄。
直到10月9日,一則突發新聞才對上述謎團做出解答,“救國委員會”發布訃告,宣稱查理四世皇帝于昨晚“因病辭世”,臨終前將國璽“圣光寶球”授予皇太子弗蘭克,囑托太子繼承皇位。
老皇帝真的是正常死亡嗎?
駕崩的時間節點也未免太巧了一點。
關于查理四世死因的種種傳聞不脛而走,但是所有這些猜測都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更何況時代已經變了,帝國內外沒有幾個人真心懷戀這位多年來遠離公眾視野的老皇帝,
搬走這具毫無作為的泥塑偶像,換上一位年輕有為的君主,對老邁的帝國而言未嘗不是一次浴火重生的契機。
1625年10月27日,皇太子弗蘭克殿下手持帝國玉璽——亦即十二黃道神器之首“圣光寶球”——舉行登基加冕儀式,史稱弗蘭克七世。
新皇登基次日,“和平協議”正式公布,遠東大軍撤離亞珊圣城。
根據這份協議,帝國政府除了向寇拉斯王國支付巨額戰爭賠款,還要把濱海城海軍基地和“束帶運河”租借給寇拉斯王國,東部科米行省化為非軍事區,但至少在名義上,并未因這場慘敗丟失除卻遠東行省之外的一寸國土,這個結果著實出乎人們的預料。
羅蘭王子為什么不趁機肢解帝國,瓜分領土,擴大自己統治下的版圖?
難道他真的沒興趣為治下的臣民奪取更多生存空間?
難道他不想成就一番開疆辟土的帝王偉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