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祝這場勝利,喬治三世國王在阿瓦隆宮廷中舉行了一場盛大宴會,斐真上下兩院與社交界也都普遍認為撿了個大便宜,不費一兵一卒就實現歷代斐真君王的夙愿,成功將亞爾夫海姆、米德嘉德與約頓海姆連成一片,獨霸新大陸東海岸,建立起一個名副其實的“日不落”殖民帝國!
斐真人為此付出的代價,僅僅是一億金鎊購地款。新大陸東海岸的膏腴之地,每平方里只作價30個金鎊,帝國還順帶白送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600多萬居民。喬治國王甚至樂觀的認為,這600萬臣民都是潛在的納稅人,理應秉承忠君愛國的熱忱替他分憂。
可惜,大洋對岸的殖民地居民并沒有表現出喬治三世期望中的高尚覺悟。
從亞爾夫海姆到米德嘉德,“保皇派”與“分離派”人士都被帝國當局拍賣殖民地的做法深深激怒。
前者認為弗蘭克皇帝和母國背叛了自己的忠誠,受到了欺騙和出賣;后者則徹底否認這場“拍賣”的合法性,聲稱這片土地屬于土地上的居民,無論弗蘭克皇帝還是喬治國王,都無權把他們這些自由人當做黑奴轉手買賣。
“熱愛自由的人們不需要膜拜弗蘭克皇帝,更不會屈服于喬治國王,表達抗議的最佳方式就是支持獨立!”
從萊頓港到米德加德城的街頭,政治傳單和小冊子滿天飛,類似這樣充滿火藥氣味的獨立口號已然深入人心。
亞爾夫海姆和米德加德的抗議聲,漂洋過海傳到斐真本土。在這個小小的島國,上流社會的貴族與政客們歷來對海外殖民地秉承傲慢冷淡的態度,所謂“放任自流”的殖民政策,其實就是漠不關心,任由出海打拼的移民自生自滅。
現任斐真內閣首相諾斯勛爵及其閣僚最初得知來自新大陸的抗議,并沒有當回事,認為這只是領土屬權交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陣痛,米德加德人和亞爾夫海姆人需要一些時間學會面對現實,提升自己的教養,直到他們配得上命運的恩賜——成為一名光榮的斐真臣民。
在此之前,諾斯內閣還有一樁棘手事務亟待解決,就是籌措那用于購買殖民地的一億金鎊。
作為當今瓦雷斯世界最強大的殖民帝國,斐真家大業大,開銷也大,財政狀況捉襟見肘,為了支付購買米德嘉德和亞爾夫海姆的巨款,不得不設法開源節流。
維持帝國需要成本,龐大的官僚體系和海軍艦隊占用了大部分財政支出,百萬××衣食所系,節流是不可能節流的,首相閣下只能從“開源”方面想辦法,比如……加稅。
斐真本土的稅負已經很重了,況且自從施行憲政與選舉制度以來,在本土加稅的政府必定不得人心,最后難免灰頭土臉的被轟下臺。
諾斯勛爵所屬的“秩序黨”曾經吃過這種虧,當然不敢重蹈覆轍,只能在本土之外另尋稅基。
米德加德和亞爾夫海姆這兩塊新購得的殖民地,駐軍和行政機構尚未完成交接,征稅難度太大,況且當地民心不穩,要求他們繳稅支付購地款,就好比逼迫綿羊給自己剪毛,娶媳婦不出聘禮還索要嫁妝,著實不大體面。
諾斯勛爵及其閣僚都是貴族出身的體面紳士,不能急于對兩塊新殖民地加稅,圍著地圖研究了一番,發現約頓海姆的稅負低于其它殖民地,跟斐真本土更是沒法比。
好吧,約頓海姆,就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