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維爾摘下帽子向少年法師揮了揮,催馬駕車離去。喬安目送馬車走遠,背起背包轉身跑向公交站臺。
在喬安看來,萊頓港與他的家鄉德林鎮相比,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有著更為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務,比如主城區干道兩側的魔法街燈,比如穿梭于城市街頭的有軌公共馬車系統。
喬安以前從未乘坐過這種在兩條平行鐵軌上奔跑的馬車,懷著一絲好奇與興奮登上候車站臺。
站臺上擺著兩條供乘客歇息的長凳,還有遮擋陽光與風雨的帆布蓬,兩個衣冠楚楚的老紳士并肩坐在長椅上,一邊抽著煙斗一邊聊天氣。
一個商行領班模樣的青年男子,翹著腿坐在相鄰的長椅上,正在漫不經心的翻報紙。喬安從他跟前路過時瞟了一眼,只看到《萊頓郵報》幾個字。
這時軌道盡頭傳來清脆的鈴聲,兩匹馬并肩聯轡,伴隨進站的鈴聲踏著小碎步跑過來。
喬安回頭望去,看到車夫正在揮舞馬鞭呵斥馬兒停下來,車夫身后站著一個穿著黑色制服、頭戴鴨舌帽的年輕售票員,正在敲打懸在首節車廂門前的鈴鐺。
軌道真是一種簡單又神奇的裝置。有了這兩條光滑的鐵軌,只需要兩匹馬就能拖動四節連成一串的長車廂,最多可供40人乘坐。
當馬車在站臺前挺穩,喬安身旁的乘客紛紛起身,拿起雨傘和手杖,折起報紙塞進上衣口袋,相繼登上車廂。
喬安尾隨兩位老紳士登上最后一節車廂,找了個空位坐下。車廂里連他在內只有四個人,顯得很寬敞。
喬安看到車廂側壁上貼出兩張公告,其中一張寫著萊頓港公共馬車的營業時間是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八點,平均每小時發一班車,跑完環城線路大約一個鐘頭,途中要經過10個站點——萊頓學院就是其中一站。另外一張公告上寫著“乘客須知”,諸如禁止隨地吐痰和打鬧之類。
鈴聲再次響起,馬車緩緩啟動。
不一會兒,那個年輕的售票員就從前面走過來,左手拿著車票夾,右肩挎著一口以皮帶固定的鐵箱。
喬安從口袋里摸出早已準備好的一個銀幣,透過鐵箱頂端的投幣口塞進去,接過售票員遞來的、蓋有“市政議會下屬公共交通委員會”紅漆印章的票據,隨手塞進口袋。
馬車沿著軌道奔跑了大約十分鐘,途中車夫不時大吼大叫,驅趕竄上公交軌道的流浪狗以及不守公德、橫穿軌道的家伙,導致馬車跑起來時慢時快,好在總體而言還算平穩。
路過一處站點,馬車緩緩減速,停靠在站臺跟前。
這時,窗外突然傳來一陣激烈的爭執聲,立刻引起喬安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