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還有一個問題。
在喬安之前,難道就沒有其它法師想到這個好點子?
其實并非別人短視,而是這里存在一個思維盲區。
有一個名為“降咒”的死靈系法術,也能使受術者變成啞巴,而且降咒的威力還遠不僅于此,施法者可以自行修改詛咒效用,使人變成聾子、瞎子、啞巴乃至某項生理機能失調,都在法術的效能范圍之內。
問題在于降咒是一個4環奧術,至少7級法師才能施展。有能力創新法術的法師,等級通常不會比7級更低,對他們而言,有了功能更齊全、更強大的降咒,就不需要特地發明一個“失語術”了。
至于那些還沒有能力學習4環“降咒”的低階法師,即便想到了喬安這個點子,也沒有能力完成這個新法術的研發工作。
有能力的人沒有動力,有動力的人又欠缺能力,結果就導致時至今日“失語術”也沒有被發明出來,直到喬安這個既有能力又有動力的天才少年出現。
理清思路過后,喬安接下來就把作為原型參考的“目盲耳聾術”大卸八塊,挑選出有用的一部分構型,稍加修改移植到“失語術”的構型當中,先搭建起一個大體的框架,然后在進行增刪修補,整個研發過程就像“蓋房子”。
這項工作其實早在三周之前就已經開始,喬安在搭乘“水星號”旅行期間就完成了研發“失語術”的初步工作,在米德嘉德城定居過后繼續推進研發工作,在此期間也遇到了不少障礙,多數不難解決,唯獨一個難題困擾了他長達一周之久,直到昨天傍晚才拿出妥善的解決方案。
這個難題,還得從“失語術”的原型“目盲耳聾術”說起。
如果用文字來簡單概括“失語術”的法術構型,就是調用“負能量”對受術者的發聲器官——通常是聲帶——造成永久性的黯蝕傷害,使之病變萎縮,喪失震顫發聲的功能。
相比傷害半暴露在體表的眼睛和耳朵,傷害位于人體內部的“聲帶”無疑更難,為了實現致啞效果,喬安不得不調用更多的負能量參與攻擊。
抽取負能量就好比從井中抽水,想提高抽水效率就得用功率更大的抽水機,也就意味著更高的魔力能級。
喬安可不想把“失語術”搞成3環法術,那就太浪費了,在不升環的前提下,只能通過調整法樹結構來解決這一難題。
所謂調整法術結構,說白了就是搞平衡,分大餅。調用負能量這一環節需要更多魔力,別的環節就要“擠一擠”,做出一些犧牲。
比如施法時間,原定3秒,延長到6秒,節省出來的魔力用來提升供能效率剛剛好;或者把法術的基礎射程由400尺砍到100尺,騰出來的魔力用于加強供能效率也行。
如果舍不得犧牲施法效率和法術射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還真有一個辦法,就是增設施法素材。
能夠顯著提升負能量抽取效率的材料有很多,其中最常用、性價比最高的材料莫過于黑瑪瑙。
經過反復測算,喬安確認施法時搭配一小塊市價5個金杜加的黑瑪瑙,剛好可以使抽取負能量的效率達到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