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來說,你來到奧法學院的圖書館,打算借閱并且抄錄一張3環法術卷軸,正常情況下要支付300金幣,但是你也可以花費3點學分支付借閱費用,這樣就可以把現金節省下來,以便在校外消費。”
“實行學分代替金錢的制度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給那些家境困窘的窮學生提供一條出路:沒錢不要緊,只要努力工作,刻苦學習,就可以賺到足夠多的學分,用來交換自己需要的資源,在校園里過上體面的生活!”
院長先生激情洋溢的話語,引來一陣掌聲,但是很快又有學生提出質疑。
“學分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賺的吧?說不定比賺錢更難。”
“就是啊,如果我千辛萬苦才賺到幾個學分,恐怕舍不得花掉,否則將來達不到畢業所需的積分可怎么辦?”
“孩子們,這一點你們不用擔心,校方早就替你們考慮到了。”富蘭克林院長笑著說:“首先我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花費學分并不會影響學分的累計額度。”
“你們在校就讀期間總共獲得了多少積分,學院里都有精確的備案,只要總積分達到畢業標準,就能拿到學位,至于你們打算怎么消費這些學分,學校不會干涉。”
“比如某人在校期間總共獲得100實習積分,40學術積分,畢業前,他把這140個學分都用來抄錄卷軸,花了個精光,也不妨礙他正常畢業。”
聽了院長先生的解釋,大家都松了口氣。既然畢業與否只取決于累計的學分總數,與現存學分無關,當然要在畢業前把所有學分花的精光,反正這東西只是一串數字,離開校園就毫無用處了。
“院長先生,關于‘實習積分’我們已經了解了很多,請問‘學術積分’具體是指什么,要如何獲得?”一個來自外地的學生,操著濃重的南方口音問。
“這是個好問題,孩子們,坦率的講,獲得‘學術積分’可比賺取‘實習積分’難得多!”
院長先生收起笑容,神情變得分外嚴肅。
“事實上不光你們想要學術積分,我本人以及所有講師、教授也都想要,如果你們將來留校任教,或者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學術積分的數量將直接影響你們的教職晉升,甚至會影響到你們在學術圈的地位!”
所謂的“學術積分”,就是衡量一個學者在其專業領域學術水平的數據。若想獲得“學術積分”,只有一個途徑,就是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
僅就奧法領域而言,各類專業期刊不下百種,檔次參差不齊,影響力也各不相同。檔次低的期刊,審稿通常不太嚴格,發表論文也就比較容易。反過來講,發表在這些低檔期刊上的論文,水平通常也不會太高。
瓦雷斯世界的奧法學術界,存在一個名為“奧法學會”的權威機構,旗下發行的四份刊物,分別是《奧法評論》、《奧法學報》、《奧法研究》和《奧法探索》,被公認為學術界的頂級期刊。
這四大期刊比起其他那些雜牌期刊更具權威性,能夠在這些刊物上發表論文,意味著學術水平達到了行業公認的高標準。
如果一位奧法學者想在大學謀求一份教職,或者某位副教授謀求晉升正教授,必不可少的一項硬性指標就是考察其在四大期刊上發表了多少篇論文,獲得了多少學術積分。如果論文數量和學術積分達不到校方要求的標準,求職和晉升就沒有多大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