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結盟會議的米德嘉德總督威廉·尼克爾斯爵士,提出兩條倡議。
第一,海藍與斐真兩大強國南北夾擊,只靠殖民地的那點駐軍根本抵擋不住,母國的援軍遲遲不至,為了保衛家園,無論米德加德還是亞爾夫海姆都迫切需要爭取阿薩族土著的支持,新大陸的移民應該與原住民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外國侵略者。
這條倡議在亞爾夫海姆很容易通過。
南方的阿薩族土著,主要就是“亞爾岡京部落”,向來與殖民地當局關系良好。
很多出身于亞爾岡京部落的阿薩族人在亞爾夫海姆的軍隊中當兵,跨族通婚的情況也很普遍,南方移民與阿薩族人事實上已經開始融合同化,雙方的合作不存在什么障礙。
北方的情況則大相徑庭。
米德嘉德的阿薩族人以石柱鎮的“沃爾松格部落”為主,從“感恩節”到“購地案”,沃爾松格部落一次又一次遭到殖民者背叛,雙方宿怨已深,可不是那么容易化解的。
沃爾松格部落派來開會的代表,齊格蒙·沃爾松格長老,面對尼克爾斯爵士發起的倡議,當場拍案而起,憤怒地表示:
“你們這些殖民者,平日里欺壓我們原住民,現在要打仗了,才想起我們,慫恿我們上戰場,為了你們的利益流血犧牲,門兒都沒有!”
尼克爾斯爵士有求于人,面對齊格蒙長老的指責,只能保持笑容,耐心勸說。
“長老,您剛才說的那些都是歷史遺留問題,您至少應該承認,近年來米德加德殖民者與原住民的關系大有改善。”
“就拿今年來說,檸檬樹鄉遭遇佩利冬襲擊的時候,還有麋鹿鎮被來自大雪山的怪物圍困的時候,按照您的邏輯,我們完全可以對這兩個阿薩族鄉鎮見死不救,然而我們并沒有那么冷酷。”
“您說不值得為了殖民者的利益流阿薩族的血,然而在檸檬樹鄉和麋鹿鎮的戰斗中,難道沒有我們的駐軍官兵流血犧牲?他們又是為何而戰?”
“退一步說,如果斐真人侵占了我們共同生活的這片土地,成為米德加德的新主人,就憑斐真人對待原住民一貫冷酷殘暴的態度,你們沃爾松格部落將來的處境恐怕還不如現在。”
“如今戰火將起,無論殖民者還是原住民都面臨著家園焚毀的威脅,雙方倘若無法達成合作,最終結果很可能是被斐真人分別打垮,與其內斗,不如先放下恩怨,一致對外,先把侵略者趕出米德嘉德,然后再和平解決我們雙方的矛盾,最終使殖民者與原住民得以在這片土地上和睦相處。”
尼克爾斯爵士誠然擁有雄辯之才,齊格蒙長老也承認他的觀點并非沒有道理,但是僅此而已還不足以消弭阿薩族原住民對殖民者長久以來的怨恨。
齊格蒙長老雖然出席了這場名義上謀求合作的會議,其實發自內心的反感與尼克爾斯爵士結盟,如果非要介入這場殖民者之間“狗咬狗”的爭斗,那也要等到帝國和斐真雙方先打個兩敗俱傷,到時候再介入戰爭,顯然對原住民更有利。
尼克爾斯爵士與齊格蒙長老的分歧遲遲無法調和,導致結盟會議陷入癱瘓,眼看著就要不歡而散,一個人及時出面斡旋,于危急關頭挽救了結盟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