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蓋茨將軍遭受的厄運,并沒有在瓦薩中校身上重演。中校先生仿佛有神靈護體,騎著白馬穿梭于槍林彈雨之中,歷經數場激戰,吃了不少敗仗,可是他身上連一條傷疤都沒有,敵人的箭矢和刀劍,仿佛一碰見他就會自動拐彎似的……
喬安看過這些關于南方戰事的報道過后,唯一可堪告慰的,就是瓦薩中校的運氣還是那么好,無論戰況多么慘烈,付出多么大的傷亡,至少他本人一如既往的毫發無傷。
可惜,瓦薩中校的這兩條優點,與他的敗績相比就顯得黯然失色了。
在學校里,特別是“骷髏社”的聚會中,年輕氣盛的學生們才不管瓦薩中校的處境有多艱難,譏誚地稱他為“常敗將軍”。
再加上喬治·瓦薩曾下令屠殺海藍外交使團,還簽署了一份很不名譽的投降書,更使他成為年輕人嘲弄的笑柄。
阿諾德·拉瓦爾甚至與社團成員拿可憐的瓦薩中校打賭,賭瓦薩兵團能否在下一場戰斗中獲得勝利?
喬安與瓦薩中校有著深厚的私人交情,一直把中校先生視為自己的兄長,對阿諾德他們公開貶低瓦薩中校的言行很是不爽,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認,從理性的角度出發,在賭桌上壓瓦薩中校接下來還會繼續吃敗仗,勝率會比較高。
在打敗仗這件事上,瓦薩中校真的很少令人失望。
回想起來,喬安清楚記得一年前在黃銅山口爆發的那場攻防戰,瓦薩中校的對手就是**維爾將軍,結果也是吃了敗仗,最終不得不舉白旗投降。
如今仿佛歷史重演,瓦薩中校又一次遇見他的克星路易·**維爾,又一次連連敗北,陷入艱難困境。
到了一月下旬,北方的輿論界漸漸對瓦薩中校失去耐心。
他們已經不再關心瓦薩中校為何總是吃敗仗,轉而討論這么一位擅長打敗仗的將軍,為何還能待在亞爾夫海姆兵團指揮官的位置上,難道賦閑在家培育騾子,不是更適合這位中校先生的工作崗位?
事實上,不光米德加德人有這樣的想法,遠在隕星洋對岸的帝國內閣和皇帝陛下,也對亞爾夫海姆地區糜爛的戰局感到憂心。
神圣亞珊帝國,歷來有兩大盛產谷物的“糧倉”,其一是遠東行省,其二就是亞爾夫海姆殖民地。
如今遠東行省已經獨立建國,脫離帝國的掌控,國內的糧食市場,變得更加依賴殖民地輸入的谷物。
假如亞爾夫海姆淪陷于海藍人之手,帝國本土難免出現糧食危機,不知有多少人將因此忍饑挨餓,甚至有可能因此導致社會動蕩。
如果只考慮帝國本土的利益,亞爾夫海姆殖民地的重要性甚至還要超過米德加德。帝國當局可以漠視斐真人對米德加德殖民地“干打雷不下雨”的恫嚇,卻無法坐視**維爾兵團在亞爾夫海姆高歌猛進。
1622年2月4日,帝國老將愛德華·布萊德將軍奉皇帝陛下的命令,率領一支部隊乘軍艦抵達萊頓港,隨即從瓦薩中校手中接管亞爾夫海姆兵團的指揮權,全權負責南方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