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春晚歌曲合輯收錄的歌曲,當然是不包括錢仲武、羅文、汪茗荃等港島歌星演唱的歌曲的。
錢仲武早就制定好了借春晚的東風的策略,事先已經把自己的三張專輯,交給唱片工廠,進行了追加灌錄,兩張粵語專輯,分別加制了50萬張,那張國語專輯,直接加制了100萬張。
而羅文、汪茗荃等人演唱的歌曲,錢仲武決定等返回港島之后,讓竇尚文與他們所在的唱片公司,商談大陸發行版權事宜,收購到相關版權之后,再行發行。
這本來也是傳奇唱片接下來的工作安排之一,就是從港島其他唱片公司那里,收購大陸的發行版權。
在傳奇唱片之前,港島的唱片公司,都還沒有在大陸實施發行工作,大陸流傳開的港島歌曲,幾乎都是盜版。
這對傳奇唱片來說,也是一片藍海。
在收購歌曲發行版權的同時,錢仲武還打算再創建一個電影公司,專事收購港島電影,在大陸的發行版權。
收購電影版權,不是為了在大陸的院線上映,現在的大陸院線上映,還屬于計劃經濟時代,錢仲武作為港島人,在這一領域暫時還玩不轉。
他是為了后續在大陸推出港島電影的錄像帶,提前做準備。
在鵬城投建的唱片工廠,據實而論,盈利狀況,并沒有達到預期,如果把同樣的錢投到其他行業,獲得的回報會更高。
但是,這是錢仲武建設娛樂帝國的必要組成部分,下一步,還打算在京城周邊,再擇地投建一家唱片工廠。
并且,在唱片工廠之外,還要投建錄像帶工廠。
再接下來,還要投建錄音機廠、錄像機廠,在實業領域,擴大投資規模。
隨著大陸經濟發展的逐步提高,錄音機、錄像機,會作為最便捷的娛樂方式,率先走進千家萬戶。
再過幾年,錄音機、錄像機,還可以升級換代到CD機、VCD機,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之后,再更新到MP3、MP4,手機、電腦。
這是一個可以持續發展二三十年的長久事業。
如果能夠延續到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時代,那就要從事業升級成為產業了!
暫且不想那么遠的事情。
光是下一步的錄音機廠、錄像機廠,就夠錢仲武忙活好久了。
不過,他在建廠方面,不會親自深入參與,只會作為投資方,把手里的錢投資出去,主要是能找到像竇尚文、楚永寬、范運來這樣有能力的職業經理人。
好在,八十年代的港島,正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高級經理人儲備方面,還是蠻充裕的,只要付的出足夠的薪酬,經營方面的人才還是不難找的。
之所以投建錄音機廠,最大的目的,是要生產出物美價廉的錄音機,把大陸的音樂市場,進一步擴大。
大陸的音樂市場,現階段還是卡帶的天下,而且這個情況,會一直延續到二十一世紀前幾年,錄音機在接下來的二十來年,都會是一個蓬勃發展的藍海市場。
而錢仲武想要擴大在大陸的專輯銷售,首先要保證,有足夠多的歌迷,有動力購買專輯。
怎么才能產生購買專輯的動力呢?至少先得有一臺錄音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