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斯的意識,在渾沌中猛然一顫,仿佛被投入滾燙熔巖的冰晶,無數信息狂暴轟入腦海帶來的劇烈刺痛,讓她幾乎蜷縮成一團。
而另一側的黃毛肌肉男則輕哼一聲,額頭滲出細密的冷汗,牙齒死死咬住下唇,血腥味在舌尖彌漫開來。
將功法強塞進兩人腦海以后,白墨的神念便如細絲般一點點地滲透進去,開始端詳起了保護他們的“繭”。
從外部看,整個繭呈一個完美的橢球型,表面極度光滑,但在微觀尺度下,卻呈現出無數層迭的幾何紋路,仿佛是某種超越三維的拓撲結構。
繭的核心并非任何已知元素,而是一團糾纏不休的高維信息流。
它們如星河漩渦般盤旋,每一次的轉動,都在周圍撕開細小的時空裂隙,將外界足以碾碎鉆石的引力,悄然導引至虛空深處。
每一根的發絲,都是一座微型陣法,隨著外界引力潮汐的漲落,其內部的信息流如活物般扭曲變形,將毀滅性的壓力,轉化為無害的漣漪。
概念物質。
白墨給這種結構隨意起了一個名字。
在白之大地的前沿研究里,有類似的猜想。
有人認為,存在這樣的抽象“物質”,其功能的實現可以只依賴結構,不依賴材料與物性。
只要結構信息正確,效果便一樣。
有點像通行于帝國與白之大地的符文科技。
根據白墨的觀察,繭的核心并非實體材料,而是一串由高維信息壓縮成的“概念物質”。
這種物質并不依賴物質載體,只要結構存在,便能扭曲局部時空,抵消外界的極端壓力。
白墨的斷發不過是載體,換成一塊石頭也沒有區別,真正的奧秘,藏在每一根發絲中刻印的結構里。
那些結構并非靜態圖案,而是隨著外界引力變化不斷重組的信息流。
……
“你們學會了嗎?”
半晌,白墨對著繭里面的兩人問道。
“……”
一片沉默。
白墨用神念掃了一眼,繭里面的生命之火并沒有消失,只是在一明一暗地有節律跳動。
這時候他才想起來,里面的兩個小家伙,并非平日里能跟自己有來有往,信息處理速度極高的仙人。
自己強行灌頂塞進去的功法信息,要是換作拉姆多他們,可能幾秒鐘就已經完成消化,但菲斯二人卻得一點一點地啃。
畢竟像千魂經這樣的東西,早已經是修仙基礎課程的必修課,所有人都默認修為越高,信息處理跟獲取能力越強,年輕人反殺老怪物這種事情,就跟韭菜反殺莊家一樣困難。
眼見兩人還得消化很長一段時間,白墨決定繼續研究這個由自己發絲編織而成的繭。
只不過,他突然意識到了一個不對勁的地方。
自己測算的這顆中子星的大小跟質量,好像有些不正常。
按照人類現有的物理理論,中子星質量上限,應該只有兩個太陽左右。
再大,就會變成黑洞。
但是為什么,自己會測量出兩百個太陽這么離譜的量?
這里面肯定有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