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剎那間,他看到了恒星誕生與死亡的加速回放,看到了引力在時空結構上蕩起的漣漪。
“這里是……地球?”
這念頭并非通過聲音傳遞,而是以一種更本質的、近乎直覺的震顫,在白墨無限延伸的意識當中回蕩。
此時白墨的意識,已然不再受限于三維軀殼的囚籠,而是以一種難以言喻的形態,鋪展在浩瀚無垠的高維視界之中。
在這里,距離失去了絕對意義,千萬光年與咫尺之遙,在神念的感知層面并無本質區別。
大小變得模糊不清,龐大的星系與微小的塵埃,在信息的密度上可能同等重要。
只有純粹的信息與能量,在某種底層規則的牽引下奔涌、聚合、離散。
就在這宏大得讓常人絕望的維度漫游中,一個極其遙遠、卻又異常熟悉的“點”,像一根無形的絲線,驟然繃緊,精準地捕捉了他彌散的注意力。
那是地球。
更準確的來說,是白墨穿越過來,與神風作為戰場的那個地球。
“居然也被黑潮污染了。”
主神殿崩潰后,部分碎片順著時空湍流,化作一場流星雨降落地球。
流星們裹挾著主神殿崩解時殘存的、混亂不堪的能量,以及無數被卷入其中的、來自不同世界的奇異物質和能量殘渣。
當中有些是神祇尸骸的碎末,或者是某件破碎神器的殘片、某個扭曲空間的碎片、甚至是強大存在隕落后的怨念結晶。
至于其中最強大的隕落存在,毫無疑問是平行世界的白墨。
白墨能看見極微量源自惡尸的黑潮種子,隨著主神殿崩潰的碎屑,飄落到了地球,開始生根發芽。
那座早已經被白墨吞噬大半,幾乎只剩下一個空殼的主神殿,在神風自爆的余波中徹底被炸成了無數碎片。
這些碎片上,出乎意料地還殘存著平行世界惡尸的執念。
它們以驚人速度撕裂時空的幕布,拖著長長的、色彩斑斕卻又令人極度不安的“尾跡”墜向地球。
這些尾跡不是簡單的摩擦光焰,而是碎片自身攜帶的異種能量,與時空本身劇烈摩擦、湮滅、再生的產物,呈現出紫黑、慘綠、污濁的暗紅等種種詭異的顏色。
地球脆弱的大氣層,在面對這些來自高維廢墟的“流星”時,顯得是這么的無力。
普通的隕石進入大氣層時,會在劇烈的摩擦中燃燒殆盡,化為灰燼或僅存小塊。
但這些主神殿的碎屑不同。
它們與大氣摩擦時,爆發的不是耀眼的火光,而是一種沉悶的、仿佛空間本身在呻吟的“嗡鳴”。
劇烈的能量沖擊波肉眼可見地擴散開,將云層撕裂、扭曲成了怪異的漩渦。
跟這些毀滅性的殘骸一同到達地球的,還有一些在主神殿崩潰的災難邊緣、被時空亂流僥幸卷走的“幸運兒”——輪回者。
或許是白墨跟神風最后有意無意的一點保護,又或者純粹是概率上的奇跡,幸存下來的輪回者數量,遠多于這種等級災難下,應有的生還率。
不過他們的狀態也非常差,畢竟這種級別的災難,根本不是他們所能承受的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