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盡管放心就是,素素都明白。”素素乖巧的應著。
季建元越發的欣賞她。
與此同時,在漠北,季辰堯和姜陶夭是致力于耕種土地。
想要在漠北過得好,先是要把糧食問題給解決了才是。
和京城不一樣,漠北苦寒,土壤也是貧瘠之土。
必須要想辦法解決才是,季辰堯精心研究,是發現了有類農作物耐寒,長勢要比其他的旺盛,對其多加培養。
過了許久,耕種的土地是獲得了大豐收。
在這里住了數月,兩人也習慣了困苦生活。
經過觀察,姜陶夭發現季辰堯的野心并沒有因為困境打敗,每日也都會抽時間研習書籍,從不荒廢政業。
想著先前是在附近百姓那邊借的農作物,現在有了豐收,當然要懂得知恩圖報才是。
姜陶夭主動提著,“一會兒我帶著璇兒拿些糧食給附近的百姓送過去吧,算是報答他們這段時間對我們的幫助。”
這些日子,很多東西都是從百姓那里學來的。
“好啊,我隨你們一起去吧。”季辰堯應著。
“好。”
三人一同前去,百姓看到他們拿來這么多糧食,很是不好意思,“不行,這怎么能收呢,要知道這些糧食可是夠一家子吃兩個月了,都給我們,你們可該如何。”
聽到這話,姜陶夭和季辰堯面面相覷,他們數月種植出來的農作物,可是不少,拿過來的也是一小部分罷了。
可聽著百姓的意思,對他們來說,是很多。
為了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季辰堯是特意問著,“大娘,你家的收成是如何?”
提起這個,婦人就是滿面愁色,“在這個地方,還談什么收成啊,能夠有的吃就已經很不錯了,有的時候,在遇上天災,可以說是饑一頓飽一頓,根本沒法過。”
這下,季辰堯可算是明白了,原來對于這里的百姓來說,農作物的收成極其重要,更甚至,他們似乎并未找到合適的農作物,只能是種什么得什么,無法解決。
從婦人家里離開后,季辰堯是和姜陶夭商量著自己的想法。
“剛剛那大娘說的話,想必你也都是聽到了,我想不然我們把那適合苦寒之地耕種的技術,還有種植物的方法傳授給他們如何?”
“好啊,我贊同,讓他們自給自足,可好過外來的補給。”姜陶夭欣然應許。
兩人商量一致,就立馬做了起來。
姜陶夭將方法是整理在紙上,再由季辰堯加以更正,是像那么回事。
趁著第二日,是將百姓盡可能的召集過來。
早就知道季辰堯的身份尊貴,遠遠不是他們這些百姓能夠比的。
見他召集人,百姓滿是好奇,不知道會是賣什么關子。
“我今日喊大家過來,是想要教你們怎么種植農作物。”季辰堯清了清嗓子,出聲說著。
“這些我們都會啊。”有人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