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辰堯和姜陶夭回京后,看著這闊別數月的城池,滿是感慨。
身為皇室,漠北之行,也是讓季辰堯深刻的了解到了民間疾苦。
京城的百姓是安居樂業,其他地方可不見得是如此,季辰堯是在心里下定了決心,有朝一日,一定要讓大晉所有的百姓得以過上好的生活。
姜陶夭何嘗不是如此,她倒是沒有季辰堯想法那么宏大,只是想盡力的能幫到一些人就好。
回到王府進行了洗漱,祛除了一身的疲倦,再入宮面圣。
兩人回來,季衡是專門召集了群臣,想要給其表彰。
看到二人,季衡滿心的歡喜,更是當著朝臣的面,表揚道,“你們在漠北可是立了大功,那里的百姓和官員都真心誠意的認為你們做得好,著實是立了大功啊。”
“父皇謬贊了,這些都是兒臣的本分,為父皇排憂解難,是求之不得。”季辰堯行禮應道。
對于他的態度,季衡是更加的滿意。
看到一旁的姜陶夭,也是想起了當年皇家顏面的事情,過去這么久了,也不會有人再提,倒不如是算了,“之前你們心性小,不懂事,做了點不妥當的事情,是能理解,你們也去流放之地受過苦了,這件事就沒有必要再糾結了,朕代表皇家選擇原諒你們。”
“多謝父皇。”二人齊聲說著。
僅僅這樣還不算完,為了讓朝臣更好的認識到季辰堯在漠北的作為,季衡更是讓人當眾朗誦了功績,還進行了對比。
朝臣聽了,無一不贊嘆的,這樣的功績,是讓人心悅誠服。
等朝散后,季辰堯又是被季衡留下來單獨說話,姜陶夭在外等候。
“堯兒啊,去漠北可真是辛苦你了。”季衡感嘆著,看季辰堯的模樣,是歷練出了棱角,少了很多的青澀稚嫩。
“不辛苦,兒臣過去是知曉了民生,日后也能更好的做事。”季辰堯坦然道。
看他這般懂事,季衡更是覺得當初的懲罰,或許是言重了,“你和父皇實話實說,去漠北的這些時間,你可曾怨恨過父皇?”
“不曾,兒臣做錯了事情自然該罰,父皇并未做錯,如果不是父皇的懲罰,兒臣也不會有今天。”季辰堯應著,話語里的意思,顯然更多的是感激。
季衡大喜,是大賞季辰堯。
說了些其他的,季辰堯才告退離開。
看到人出來,姜陶夭忙上前,有些擔憂的問著,“皇上他可是說了什么?”
“沒什么,還給了賞賜。”季辰堯笑著解釋著。
舒妃那邊也得知了季辰堯兩人回京,是喜出望外,對于漠北的事情,她不了解,突然這就回來了,一點準備都沒有。
讓嬤嬤來這邊候著,等人出來,忙說著,“王爺,王妃,娘娘可是備了上好的酒菜在等著你們,想要留你們在宮里吃飯。”
“好啊,我們這就過去。”季辰堯忙應著,他總算是能夠見到母妃了。
舒妃見人過來,眼眶都紅了,上前拉著季辰堯的手,是左看右看。
旁人或許是看不出,可她看得分明,季辰堯消瘦了許多,在漠北肯定是吃了不少苦。
甚至是落了淚。
“母妃,你哭什么,我這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嗎。”季辰堯安撫著,他不想看到舒妃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