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路實在不知如何與高運博交代,思來想去,似乎只有造假可行。
那條微信送到時,高運博正嚼第三塊排骨。看到張晨路回信,他登時緊張起來,咽下嘴里的東西,一面深呼吸一面點開。張晨路說,“物理成績已出,54分。”看得高運博樂不可支,幸福感爆棚。他哪知張晨路扯謊。
傍晚6:17,張巖上桌后先把要吃的菜夾進自己碗里,然后就一直專注于那只滿滿當當的碗。自從上次沖突后,他話少了。
今天張志國也回來得早,三人難得同桌吃飯。他見氣氛不輕快,便用筷子指著電視里晚間新聞道,“看這個,車那么多還敢翻隔離欄,不撞他撞誰。”
劉艷敏道,“在美國這種人被撞死了,被撞死那家里人還得賠人家修車錢。也就是在中國,人情社會,保護弱勢群體。你沒看大街上老頭老太騎車,從來不知道看路,比那小年輕兒們快得多。反正你不敢撞我,撞了我你還得賠我錢,我怕什么。都這么想。大寶,你以后路上騎車可得注意這種老頭老太太們。”
“知道。媽,你看家長群了嗎?口語考試成績出了。”
“看了,你32,我知道。”
張巖輕輕放下手里的筷子問,“32,不算高的。”
“一次沒什么,下次努力考好就行。”
張巖眨巴兩下眼睛,低頭琢磨這句話有無令人不安的引申義,結論是沒有。“我吃飽了,回屋寫作業。”
劉艷敏報以微笑,“去吧,碗不用管了,我待會兒自己收拾。”
張巖回屋把門關上,張志國壓低聲音說話,“今天可以,沒再嚷嚷。”
劉艷敏嘆了口氣,說,那有什么辦法啊,上次我嚷嚷了幾句,一個晚上沒出來,飯都沒吃。今天再沖他嚷嚷幾句,他不跟我掀桌子翻臉?呵,我是大人,他是孩子。我看班里普遍分數低,可能初三都不太適應,過段時間會好些。網上說現在小孩青春期叛逆期,不能常嚷。我吃飽了,回屋做選題。”“不是收拾碗?”“誰最后吃完誰收拾。哈哈。”
羅田和高建兩個人坐在桌子旁邊大眼瞪小眼,望著桌子上的飯菜犯愁。高天順依舊沒有回家,羅田給高天順發了七條微信,至今未回。索性羅田讓高運博提前吃完飯回屋學習,她不能讓孩子跟著大人干等。
高建第三次掏出手機想給高天順打電話,卻第三次被羅田阻止。“別催老頭子,人家在干大事,不能叨擾。”
“別這樣,我打一個。”
“你打吧打吧。煩心。”
“不然我能怎么辦?你體諒我。”高建這才與高天順進行聯絡,卻得到“已經在外吃過”的答案。“老頭說吃過,不用等他。”
“總是這樣,總是這樣。我中午頂著大太陽去市場挑的活魚,半個下午泡在廚房悶出一身的汗。他一句吃過全白搭了。”
“怎么會白搭?你放心,這條魚我一定吃光,不會浪費。嗯…我聞著就很香。”
“真捧場。運博?出來上桌吃飯。”
“來了。”高運博忙著把張晨路的物理成績發給了何小楷,何小楷驚喜不已道,“咱們教得這么好?還是月考題目太簡單?”
“我不知道。至少沒白忙。”
“你說宋霞她會不會明天一高興,免寫一個禮拜英語作業?好吧,我在做夢。”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