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交流探討,設計出實驗方案,實驗目的是探究影響物質溶解度的因素。我給大家四分鐘的時間討論。”
四分鐘很快就到,高運博一組并沒探討出什么具體方案。但江磊偏偏在點最后一組的時候點到了他們。
一組人面面相覷,因為剛才沒人有認真想。張巖瞅了瞅高運博,以口型詢問,“怎么辦?”高運博把心一橫,拿著一張什么都沒寫的白紙站起來,腦中飛速旋轉。他看著器材盒,好像看見工程電路圖上的錯綜復雜的電線高速摩擦出劈啪作響的電光火石,燒腦得令人缺氧作嘔。但他現在必須對著這些說出點什么。好吧,隨機應變。
“我們所用的實驗藥品為氯化鈉固體,選取兩個相同的燒杯,分別加入等量適量的水。再稱量出兩份相同重量的氯化鈉固體,我們組用的量為…5克。呃…然后…把其中一份氯化鈉固體倒入一個燒杯中,并用玻璃棒持續攪拌,同時開始計時,標號為1號燒杯。我們發現,1號燒杯里的氯化鈉可以在2分鐘之內完全溶解…”他吞了吞口水,繼續道,“接著,我們點燃酒精燈,放在鐵架臺下墊上石棉網。把另一份氯化鈉倒入2號燒杯中,開始計時,同速攪拌,同時把它放在石棉網上加熱。我們發現…呃…可以在50秒內完全溶解。”
他看見張巖悄悄給他豎了個大拇指,臉上是笑,于是士氣大增,開始總結陳詞。“所以,我們得出結論,對于氯化鈉來說,溫度變化量是影響它溶解的因素,溫度越高,溶解越快。”
說完這一長段,他直視著江磊,等待其做出反應。聽到江磊說,“好,請坐。”他才真正松了一口氣,當然,剛才的各種實驗數據都是他編的,對此他也沒底。
坐下后他才顧得上緊張,嘴唇發干,于是偷偷喝了點水。他聽見江磊說,“通過剛才幾位同學的發言,我們知道,溫度,攪拌,固體是否攪碎,都會影響到溶解的速度,那么我們發散一下思維,如果溫度不斷增大,攪拌速度加快,固體切得盡量碎,某一種物質是不是可以一直在水中溶解下去?請你繼續說一下。”
這基本超出高運博的知識范疇,他也編不出新的解釋,只好看向張巖希望他可以解圍,但張巖也無解。那么最后只好江磊解圍。“我想這確實有難度,實際上,每種物體都有它自己固定的溶解度,而影響溶解度的一大原因之一就是剛才這位同學所說的溫度。我們來看一下溶解度曲線。”
大屏幕上出現一坐標系,上面有六七條曲線,其中表明氯化鈉并不隨溫度影響增大,即說明出現科學性錯誤。那么江磊一定早就知道高運博在胡編亂造。高運博心想,簡直是撞在槍口上,倒霉。
江磊繼續圓場,“大多數情況下,物質的溶解度會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也有少部分物質,比如微溶于水的氫氧化鈣,溶解度反而會降低,氫氧化鈣的水溶液就是平時所說的石灰水,用于檢測二氧化碳,還有極少數物質,溶解度并不是單調遞增或遞減,比如硫酸錳。一種物質在某一溫度下,在一體積水中溶解量有一個固定的最大值,而此時,這樣的溶液稱為飽和溶液。那么還可以繼續溶解該物質的溶液叫做該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溶液的有關知識,了解了物質溶解度以及其影響因素,溶質與溶劑的相關計算,那
(本章未完,請翻頁)
么在此我提一個問題,如何增大或者減小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時間原因,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課后思考。”
錄課結束,眾學生起立鞠躬。江磊說,“攝像老師可以關掉設備,謝謝大家配合。”說完這句話,江磊立刻夾著化學書走出教室。留在教室內的數十人面面相覷,都感覺到空氣里有種擰巴的氣結。高運博對張巖道,“我們到底算不算講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