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問了些墳局的事,老板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但老板還是很熱心的給我們介紹了一下村子的來歷,據說村子是元朝的時候從外面遷移進來的,都是些不愿意受外族統治的宋朝后裔,明朝后,村子里的人走出了大山,基本上是做生意,男人都不在家,跟現在的村子一樣,村子里都是些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
男人都在外面忙活,村子里女人守活寡的實在不少,有的人等啊等的,一直等到老死,丈夫也沒能回來,或是男人死在了外面,女人就在村子里守著孩子老人過日子,明朝皇帝知道了村子里的事,給村子里第一個守寡守到老死的吳家賜了封號,蓋了牌坊,從那以后,村子里女人有了榜樣,都以守寡貞潔為榮,一直到清朝末期,村子里被朝廷表彰的貞潔列婦共有十四個,建了十四座貞潔牌坊,所以村子才叫牌坊村。
這是個有歷史有故事的村子,要是游客,肯定是當成故事來聽了,可我從老板的話中,卻聽出村子暗藏的古怪,如此偏僻的村子,科技發展到現在,進村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基本上是與世隔絕,在古代更是操蛋,旅館老板卻說村子里的男人大多是出去做生意。
明朝商人是賤戶,是不被重視的,還能引起明朝皇帝的重視?而且貞節牌坊,都是地方官員一級一級往上報,中央政府批了才算數,牌坊村沒有這個條件吧?就算有,全國不知道有多少待表彰的貞潔烈婦,能輪到如此偏僻牌坊村?
古代的牌坊是功績,是要教化世人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要讓大家都看到,才能教化世人,這么個小村子,花那么大的力氣,建牌坊能教化幾個人?明朝皇帝只要腦袋不短路,都不會這么干。
而且一個與世隔絕的村子,明清兩朝,建起了十四座貞潔牌坊,可明清兩朝的皇帝加起來才多少個?除去建國的皇帝,末代的皇帝,早死的皇帝,差不多一個皇帝就要在村子里建一個牌坊,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恩寵和概率?偏偏牌坊村名不見經傳……
我心里有太多的疑惑想要問慕容海雪,旅館老板問不出什么來了,我對他道:“老板,我們初來乍到的,就不出去吃了,你給整幾碗打鹵面,弄點小咸菜就行了。”我掏出一百塊錢給老板,老板應和著轉身出去。
送走老板,我把門關上,轉過頭來看著慕容海雪問道:“你肯定知道村子的來歷,既然跟我們合作,能不能坦誠點?牌坊村到底怎么回事?”
慕容海雪沉默了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對我道:“牌坊村里的男人,大多是玄門術士,都是所謂的皇家供奉,他們為皇家賣命,一代又一代,曾在元朝的時候斷絕,明朝的時候再次出山,現在你知道為什么一個與世隔絕小小的村子,會有十四座貞潔牌坊了吧?那是明清兩代皇帝給他們的補償。”
供奉……百年前的大戰,村子里百年前突然出現的墳局……我似乎明白點什么了,可把我卷進來干什么?別說我不是付真光,就算是付真光親到,恐怕也得懵逼吧?
無奈的是,所有的苗頭都指向了我,那我是應該積極主動,還是該冷靜沉著呢?我有點拿不定主意,愁眉苦臉的去看王琦和艾希,王琦那么跳脫的性子,此時也皺著眉頭沉思不已,見我看他,一本正經道:“航哥,既然卷進來了,想跳出去都不可能,走一步看一步吧,咱兄弟我福大命大,不一定會怎么樣。”
丫的在自己腦門上比劃了一下,他在告訴我腦門上的索命勾不去掉,早晚也是一條死路,不如放手手腳,沒準還有一線生機,已經到了這一步,只能是見招拆招了,兄弟我深吸了口氣,對他們道:“收拾一下,下去吃飯,吃完飯去康暉家看看。”
清晨的牌坊村有種朦朧的美,尤其是下過一場雨之后,更顯得超凡脫俗,空氣清新的帶著甜甜味道,對于在城市待慣了的人來說,這樣的清晨簡直是天賜的禮物,我走出旅館門口,深深吸了口清晨的空氣,恍惚有種回到了家鄉的感覺。
“航哥,你陶醉個啥?一晚上沒睡,我都困得栽倒就能睡著了,你精神咋這么好?吃了過期淳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