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也跟著走了過去,在石凳上坐下,開口說道:“本來,我是不管世間事的,可你機緣巧合地跑進了清靜觀,呃……嚴格來說也不算機緣巧合,不過也都沒跳出緣法之外。你身上的玄機,我看不明白,你的出現,我也不知道將會給這五界帶來什么,想來想去呀,我覺得,還是應該回去仙界見一下我師兄跟師父,你要不要跟我一……”話沒說完,只覺肩頭一沉,接著耳朵又是一痛,這一下比之前更重,似乎都要被刺得破皮出血了,他不由得“哎呦”出聲,剛想問阿籬為啥又發火了,腦海中響起了阿籬的聲音:“你不是誆我吧?隨手丟給我一本書,里面就凈是些善呀惡呀,什么‘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什么‘忠孝友悌,正己化人’,這算什么修行?”
靜觀道人心里想著:感情這小家伙拿到書就看,根本沒聽自己說話啊……不過它不再像之前一樣戒備自己,鬧騰一下也不能算是壞事,不過這小家伙也太無賴了點……自己確實是應付阿籬,沒想到自己隨手一拿,竟是拿出來一本《太上感應篇》(注:讀過這部道家經典的朋友應該知道這本書究竟寫啥的,咱這里如實引用哦~~~),這本書確實不是講怎么修行,而是羅列了世間二十六條善行和一百七十條惡行,作趨善避惡的標準,他確實是想都沒想就拿了一本丟給阿籬去應付它,可這哪敢承認,忍著耳朵疼痛,念頭飛轉,道:“呃……不是呀……不是的……這……你得修行為人嘛,這《太上感應篇》就是為人法則之一呀!你得先知道什么是人,怎么做人,你才能化形啊你……”
阿籬聽完這話,松開小爪子,歪著頭回憶了一下書里的內容,質疑老道:“你這話不對!”
靜觀道人疑惑問道:“哦?怎么不對了呀?”
“新生娃娃不知道什么是人,也不知道怎么做人,他們是不是人?村東程家大兒子是個傻子,話都不怎么會說,他也不知道怎么做人,那他是不是人?”
“新生娃生而為人,如同你出生便是狐貍一樣,傻子是不是人也不需要質疑,他就算死了也是個人……”
“那這《太上感應篇》對于新生兒和傻子有什么意義?善惡一定要遵循書上的標準嗎?”阿籬繼續提問。
靜觀道人回答道:“善惡自然有標準,不過這個標準不在書上,而在人的心中,多看世間事,多讀世間書,你可以不做,但是你不能不懂。”
似乎是這么個理,阿籬心里想著。
靜觀道人長篇大論也不說了,干脆簡短對阿籬說道:“你要不要隨我一同前往仙界?”
阿籬眼睛一亮:“到了仙界,能更快化形嗎?”
靜觀道人想了一下,又搖了搖頭,道:“雖然仙界元氣濃郁,但那對于普通修者來說沒有什么用,此一去也得有個十幾日時間,仙界一日,人界一年,再回來時候,人界已是十幾年之后了。”
“那不去,去了就看不到小穎了!”阿籬想道。
靜觀道人心想,也確實,于是說道:“那也好,那就在觀里等我回來,可好?”
“不行啊,你還沒教我怎么吸收元氣呀!”